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评:Q1货政报告专栏中的关键信息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0 19:21:31 评论:0

事件:5 月9 日,央行发布《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简称“《报告》”。

    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央行认为外部环境挑战加大。《报告》表示,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加剧,地缘冲突持续存在;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要“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物价方面,央行认为短期随着扩大内需政策落地显效,市场需求加快释放,将更好支撑物价水平温和回升。中长期,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实体经济供求关系有望更加均衡,物价将保持平稳。

    3、货币政策基调方面,宽松已落地,更强调利率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持续强化利率政策的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提出适时开展对金融机构定价能力的现场评估,促进金融机构提升利率定价能力,有效落实各项利率自律倡议,并研究扩大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的试点地区。我们认为央行当前或更注重强化政策利率到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效率,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或仍意味着还存在进一步货币宽松空间,取决于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不排除再度降准降息。此外,央行表示将关注国债收益率的变化,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

    六篇专栏揭示当下宏观政策思路转变

    《报告》撰写六篇专栏,讨论了扩大消费是当前扩内需关键、利率政策重在执行和疏导、政府负债有扩张空间、提升物价应关注深层次供需问题等。

    专栏一聚焦中期借贷便利的十年定位转变,MLF 回归中期流动性投放工具。当前投放流动性的手段以期限分层,长期有降准、国债买卖;中期有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各类结构性工具;短期有7 天逆回购、临时隔夜正、逆回购。

    专栏二 完善金融服务提振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下一步的具体举措包括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消费的指导性文件,强化对旅游、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培训、居民服务等服务消费的高质量供给;优化消费信贷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供给能力,例如研究适度提升消费类信贷资产证券化注册额度等。

    专栏三是关于深化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通过要求银行会同企业填写“贷款明白纸”,保障企业知情权并尽可能争取优惠政策,合理降低融资成本。

    专栏四讨论债券市场发展完善方向。央行指出,投资者行为、债券市场结构、税收制度等会影响债券市场利率形成,而我国债券市场定价效率、机构债券投资交易和风险管理能力仍有待提升。将继续完善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和做市商考核,优化市场结构。

    专栏五对比了美日中的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结构和我国政府债务扩张。美国政府相对负债,持有的金融资产有限,金融资产占GDP 的23%;日本政府负债率显著更高(252%),金融资产规模也较高(134%);而我国政府持有的总资产占GDP 比重高于美日(166%),负债率仅为75%。在深厚的国有企业资产支撑下,我国政府负债有持续的扩张空间。

    专栏六是有关物价调控思路的讨论。央行指出,我国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包括全球增长动能放缓、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居民消费恢复较慢。而供给端部分产业存在过度竞争。央行表示,如果需求相对于产出上升,货币扩张对物价会显现上拉影响,但在供过于求的失衡状态下,提振物价的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畅通供需循环。当前价格调控思路,是“从以前的管高价转向管低价,从支持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从防垄断转向防无序竞争”。因此,货币流动性环境保持适度宽松的同时,要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执行不及预期。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何宁/沈美辰 日期:2025-05-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