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此消彼长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08 08:02:44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7 月7 日,权益市场观望情绪渐浓,成交额大幅缩量,日内以震荡为主,结构性行情继续演绎;债市盘中基本维持低波震荡,尾盘随着新一批国债供给结果落地,20 年、30 年期国债活跃券走势分化。

      国内资产方面,股市, 指数表现分化,上证指数、中证红利小幅上涨0.02%、0.44%,沪深300 则下跌0.43%;双创概念走弱,科创50、创业板指下跌0.66%、1.21%;中小微盘表现相对较强,中证1000、中证2000 分别上涨0.24%、0.67%,万得微盘股指上涨1.67%。债市,10 年国债活跃券下行0.10bp 至1.64%、30 年国债活跃券上行0.35bp 至1.86%;10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收平于109.11 元,30 年期主力合约小幅下跌0.04%,报121.15元。

      海外方面,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再度推升美元指数。美国总统在上周末表示,拟对与金砖国家“反美政策”协同的国家加征10%的额外关税,推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同时市场也担忧通胀升温推迟降息预期。受此影响,美元指数自低位反弹,日内涨幅超过0.4%。强势美元对黄金价格形成显著压制,伦敦金现价格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LME 铜则因全球贸易前景不确定性加剧,盘中最大跌幅达到0.58%。值得注意的是,7 月5 日OPEC+宣布8 月超预期增产,原油价格今日低开,不过经历短暂下跌之后又从低点反弹约2%。

      国内商品方面,“反内卷”政策推进节奏分化,导致相关商品价格走势存在差异。政策信号较为明确的光伏产业链相关品种走强,多晶硅、工业硅分别上涨2.86%、0.69%。其核心驱动力或来源于工信部7 月3 日“综合治理光伏行业低价无序竞争”的表态,这是“新三样”中已有实质性进展的行业政策。另外,SMM 数据显示上周末头部企业已上调部分多晶硅材料报价,导致市场交投情绪升温,预期行业调控或有新动向。

      目前尚未出台实质性产业调控政策的黑色系、建材及相关品种延续弱势,市场对其供给侧改善或仍持观望态度。具体来看,黑色系中焦煤领跌,跌幅达1.76%,不锈钢与焦炭分别下跌0.94%,铁矿、螺纹、热卷跌幅则介于0.6-0.7%,动力煤基本持平。地产后周期的玻璃同样表现较弱,下跌1.16%,生猪亦跌0.66%。

      资金方面,央行持续净回笼,资金利率边际回升,不过存单发行利率继续走低。今日央行投放量升至千亿水平,不过由于到期量较大,净回笼规模达2250 亿元。尽管如此,资金价格仍维持低位运行,非银隔夜利率持续处于OMO 利率下方,全天基本稳定在1.35%一线。加权来看,R001、R007 小幅抬升,均较前一日上行1bp,分别至1.37%、1.50%。季初银行负债端压力缓释,存单一级发行利率进一步下台阶,根据各银行7 月8 日报价,国股行各期限存单发行价格基本位于1.45%-1.62%区间,加权发行利率1.58%,相比上周五继续下行(上周五存单发行利率分布在1.46%-1.63%,加权价格为1.60%)。

      现券方面,7 月债市供给的不确定性落地。下午4 点30 分左右,财政部公告了新一批特别国债、附息国债发行规模。其中,特别国债方面,20 年期特别国债单期发行400 亿元,较6 月同类型品种单只平均下降100 亿元;30 年期特别国债单期发行830 亿元,较6 月增加120 亿元。受此供给结构调整影响,尾盘20 年国债活跃券顺势下行约1.5bp,而30 年国债活跃券则小幅上行0.5bp。对于个券而言,供给提升或是短期定价利空,不过从中长期视角来看,单券存量规模越大,其市场流动性往往越好,对应成交活跃度也相应更高。因此,若后续超长国债的供给继续向30 年期品种集中,或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对该品种的配置与交易热情。

      此外,附息国债方面,7 月2 年期、3 年期附息国债单只发行规模双双降至1240 亿元,显著低于二季度的1700 亿+水平,这也意味着7 月政府债净供给压力或将明显缓和。同时,短久期品种一级供给的收缩,或进一步驱动大行在二级市场增配短债,国债曲线有望继续陡峭化。

      权益市场震荡下跌。万得全A 下跌0.03%,全天成交额1.20 万亿元,较上周五(7 月4 日)缩量2275 亿元。成交额大幅缩量,体现出在指数高位资金观望情绪变浓。回顾来看,6 月23 日以来的上涨行情,很大程度上受资金行为推动,例如稳市资金发力和部分资金担心踏空。在没有超预期利好支撑,且指数点位接近前高的情况下,资金的追涨情绪降温。增量资金可能更倾向于等待行情回调后,再进场博取收益。

      行业方面,电力板块走强,Wind 电力指数上涨1.65%,由于高温天气推动用电负荷增长。据央视新闻,上周五(7 月4 日)用电负荷达14.65 亿千瓦,创历史新高。本周高温天气可能持续,电网负荷仍将维持高位,推动了资金流入电力板块。同时,中船系指数上涨4.92%,主要与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上交所审核通过相关。房地产指数上涨1.75%,市场交易深圳楼市政策优化预期。此外,跨境支付指数上涨2.37%,或与7 月4日央行就《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相关;稳定币概念上涨3.24%,7 日中国香港财库局局长许正宇表示,金管局本月将公布稳定币监管指引,目标年内发放牌照。

      结构性行情继续演绎。在市场缺少明确的交易主线的情况下,新叙事的出现会吸引资金沿板块逻辑流动。然而在缩量环境下,资金一旦集中涌入新板块,总存在另一部分板块受到资金流出的冲击。今日行情正是上述逻辑的印证,电力叙事升温,而煤炭、医药等上周表现相对强势的板块行情承压,对应的SW 行业指数分别下跌2.04%、0.97%。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0.12%,恒生科技上涨0.25%。美元兑港元汇率继续保持在7.85,隔夜Hibor 利率为0.08373%,仍处于历史极低位。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下降至130.67,处于2021 年以来的相对低位。

      南向资金净流入120.67 亿元(港元,下同),其中美团、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分别净流入7.17 亿元、5.42 亿元和2.85 亿元,资金参与互联网品种的意愿有所回升;建设银行净流入6.21 亿元,显示资金仍然青睐港股红利。

      整体来看,市场显著缩量,行情能否继续走强待观察。市场隐含波动率从7 月3 日开始上升,沪300ETF IV较2 日的低点上涨4.3%,来到14.94,意味着期权市场资金开始押注波动放大的可能。不过由于资金的做多思维不断被强化,对行情形成坚实支撑,也不必过于担忧明显下跌。因为在“下跌即是机会”的做多思维下,参与情绪更可能会迅速升温,从而形成放量反弹的行情。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 日期:2025-07-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