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红利风格怎么配?

股票资讯 阅读:9 2025-05-12 08:45:07 评论:0

  红利风格作为过去3 年A股和港股市场持续性较好的主线之一,从去年“924”之后至今年3 月,相对收益一度下降。4月初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带来外部不确定性,A股整体企业盈利景气行业预期受到影响,投资者对业绩稳定性和确定性的要求上升,红利风格关注度阶段回升。近期2024 年年报披露结束,2024 年A股上市公司提升分红意愿进一步提升,在上市企业盈利增速同比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分红总额同比增长5%左右,成为高股息投资的重要支撑。本报告结合2024年年报,重点梳理当前A股市场分红特征的变化情况,并对相关红利选股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与更新。

      2024 年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特征

      A股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约九成盈利企业进行现金分红。2024 年4 月“新国九条”出台以来,监管层持续强化对现金分红的鼓励和支持力度,叠加A股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改善,A股整体现金分红水平进一步提高。具体来看:1)2024 年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2.3 万亿元,同比增速5%;现金分红公司数量占比69.1%,剔除亏损上市公司后2024 年分红公司数量占比89.3%。2)A股整体分红比例(现金分红/净利润)提升2.8 个百分点至44.8%,其中非金融上市公司提升9.5 个百分点至61%;剔除亏损公司后的分红比例为39.3%,较2023 年提升0.8 个百分点,其中非金融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为47.6%,较2023 年提升3.3 个百分点。3)截至5 月9 日,按照2024 年已宣告分红,A股市场2024 年度股息率2.3%,中证红利指数的股息率回升至4.8%,沪深300 和沪深300 非金融的TTM股息率分别为3.2%和2.8%,均高于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并且处于历史较高的分位水平。

      结构层面,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和通信行业分红比例居前列,具体来看:

      高股息板块多位于传统低估值行业。从股息率维度,以2024 年公告的现金分红为基准,A 股约半数行业股息率较2023 年有所提升,农林牧渔、食品饮料、环保等相比2023 年现金分红对应的股息率上涨较多。以2024 年底总市值计算的股息率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为煤炭(4.8%)、银行(4.7%)、石油石化(4.4%)、家用电器(3.7%)及纺织服装(3.4%),多为低估值传统行业。

      高分红比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消费行业、通信和煤炭。从分红率的角度,2024 年除电子、非银金融和综合行业外,A 股其余行业分红比例均有所提升,其中分红率前五的行业是食品饮料(71.6%)、纺织服饰(67.1%)、通信(65%)、煤炭(58.6%)及传媒(58.2%);较2023 年提升较多的行业是社会服务、传媒和环保等,提升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拉长时间来看,大多数行业实现了分红比例中枢的提升,电力设备、有色金属、通信、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分红比例均高于过去10 年均值,且过去5 年分红金额的年化增速在15%以上,其共同特征是行业的资本开支占比下降和自由现金流持续改善。

      具体到细分二级行业,我们以股息率和分红率同时位于前20%(即股息率大于2.7%,分红率大于58%)的标准,满足要求的行业为煤炭开采、服装家纺、食品加工、通信服务、饰品、厨卫家电、纺织制造、家居用品、出版、商用车、包装印刷及饮料乳品。

      企业分红提升的市场投资含义

      A 股分红水平提升成为高股息投资的重要基础。一方面,A 股企业资本开支增长有所放缓,且自由现金流水平维持较好的状态,总量层面具备进一步提升分红水平的能力。另一方面,2023 年以来证监会加强鼓励分红导向,2024 年4 月新“国九条”发布,分红监管进一步强化,我们认为A 股分红比例上升趋势有望延续。但过去几年红利板块的连续上涨后,部分传统红利板块的股息率已有所回落,中证红利/沪深300 的股息率比值已回落至2019 年之前的历史均值,在此背景下从分子端结构性选择分红企业的重要性在上升,2024 年尽管A 股盈利增速出现下滑,但我们认为逆势提升分红的公司将带来较多投资机会。

      分红持续提升对于市场估值有重要的含义。从DDM 模型进行推导,市盈率和分红比例有一定正相关性,当前沪深300市盈率TTM 为12.4 倍,相比过去10 年最低点(2018 年底)高出20%,2024 年沪深300 的分红比例也相比2018 年高出19%左右,一定程度意味着当前分红比例相较估值,均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其次,在增长机会相对稀缺的资产荒环境下,股息率可以被视作重要的估值参考维度,随着2024 年市场分红规模提升,按照2024 年分红测算沪深300 股息率当前为3.2%,在4 月7 日最低点时高达3.5%,当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约为1.6%,沪深300 的股息率风险补偿已  达160bp,为历史较高水平,在全球股票市场中也仅在部分负利率市场出现,表明当前A 股分红企业具备较好的投资吸引力。对于中长期资金而言,相比于长端国债,3%以上的股息回报具备较好的吸引力,意味着市场具备较好的投资安全边际。另外,我们认为当前A 股分红提升并非单一的政策驱动,而是企业更加注重现金流管理效率,自由现金流水平持续改善,为企业提高分红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认为优质的现金流支持A 股持续稳定高分红,是高股息率的重要保障,反映当前A 股估值具备较强吸引力,市场具有良好的安全边际,对于中长期资金即使不考虑资本利得,也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A 股高股息投资如何优化和选股?

      自由现金流水平是非金融企业分红最为重要的基础。我们在前期报告指出自由现金流是非金融企业分红的基础,并且其重要性远高于账面现金,2024 年年报数据拟合来看, A 股细分行业的分红比例和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高度正相关,但账面现金占比则缺乏这种正相关性。尤其是当资本开支拐点出现,行业供给侧不再大幅扩张,往往对应行业自由现金流改善,同时账面现金资产若同步积累,此时行业或企业将具备分红水平系统性提升的能力。从过去3 年平均的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看,白酒、白色家电和煤炭开采最高,也是分红水平相对突出的行业,现金流优质且分红比例相对较高的领域多集中在下游消费类行业。

      优化高股息高分红选股策略

      我们在2023 年5 月发布的《高股息投资在A 股如何穿越周期》针对传统纯高股息策略的痛点,优化了选股策略,重点从优质的自由现金流,持续稳定的高分红和中等股息率的角度构造优化选股策略。所选的股票以4 月30 日年报披露完毕为节点按年度频率进行更新,2023 年5 月所选股票池,截至2024 年4 月底收益率为13.5%,跑赢沪深300 全收益指数21.7 个百分点,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6.3 个百分点。2024 年5 月所选股票池,截至2025 年4 月底收益率为4.2%,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1.1 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 全收益3.9 个百分点。并且从长周期的历史来看,取得明显的穿越周期的效果,2012 年以来回溯年化收益率达16.8%,跑赢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414 个百分点。

      我们当前选股的具体要求包括:1)市值、市盈率要求:市值大于50 亿元,市盈率为正但小于25 倍。2)股息率标准:分红和基本面波动越强的行业,需要有更高的股息率风险补偿,要求金融股息率大于5%,非金融中上游资源、中游原材料、房地产和建筑等周期性股息率大于4%,其余周期性较弱的行业要求股息率大于3%;3)分红标准:非金融公司分红比例当年大于45%或者3 年平均大于45%;金融公司,当年分红比例大于35%或3 年平均大于35%;并且分红金额相比上年不出现超过5%的下降;4)自由现金流标准:当年非金融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大于8%,并且过去3年平均大于6%;5)分红可持续性:考虑当前分红相比企业自身条件并未透支,2024 年年分红/当前年化自由现金流
      存在分红提升或维持高分红的选股策略

      我们在2024 年3 月发布的《如何寻找分红提升的投资机会》提出寻找具有分红提升潜力的标的,首选“资本开支拐点+优质的自由现金流并且改善”,同时次优考虑“良好的现金流+高现金资产占比”的思路。

      思路1,从资本开支拐点+优质的自由现金流并且改善的角度,除基础指标以外重点包括:1)资本开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于历史60%及以下的分位数;2)当前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12%,并且过去3 年平均>10%,近2 年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相比过去2 年有所改善;3)2023 年分红显著低于当前自由现金流水平,具体条件是2023 年分红/2023 年自由现金流
      思路2,从良好的现金流+高现金资产占比的角度,除基础指标以外重点包括:1)资本开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处于历史60%及以下的分位数;2)现金类资产/总资产>30%;3)当前自由现金流/所有者权益>8%,并且过去3 年平均>6%;4)2023 年分红/2023 年自由现金流
      风险提示:分红持续性分析以当前客观条件和既有数据为基础的客观分析,不代表上市公司未来实际决策。

      A股周度市场回顾(2025 年5 月6 日至5 月9 日)市场表现:指数震荡上行,成交有所回暖。本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上涨态势,上证指数上涨1.9%。风格方面,偏大盘蓝筹的上证50 和沪深300 分别上涨1.9%和2%,偏中小盘的中证1000 上涨2.2%,成长风格分化,创业板指上涨3.3%而科创50 下跌0.6%,中证红利上涨1.5%。投资者交投情绪较节前一周有所回暖,日均成交额上涨至1.4 万亿元左右。行业普涨,国防军工、通信、电力设备和银行等涨幅居前。

      近期关注以下进展:1)国新办金融发布会助力稳市场稳预期。5 月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1,央行、证监会、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一揽子增量政策,包括降准降息、扩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类“平准基金”持续发挥作用等,体现了相关部门对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的重视,释放了较为积极的政策信号,在外部不确定性增大背景下,有助于缓解投资者过度担忧情绪2。2)4 月进出口数据表现皆强于预期。4 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1%(vs 3 月同比12.4%),高于预期,但对美出口显著下降,强劲的进口数据主要受4 月上旬出口前置效应和转口贸易支撑;4 月进口同比下降0.2%(vs. 3 月同比-4.3%),或与进口价格边际改善、部分原材料补库有关3。3)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方案》围绕优化基金运营模式、完善行业考核评价制度、提升权益投资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加快建设一流投资机构、牢守风险底线、强化监管执法等方面推出 25 条举措4,推动公募基金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型。4)海外方面,美联储5 月FOMC会议继续按兵不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4.25%-4.5%不变,自2024 年9 月启动降息周期以来第三次暂停降息。货币政策声明指出5失业率上升与通胀走高的风险均已加剧,但由于当前经济数据仍然稳健,美联储并不急于调整政策。市场预期首次降息可能推迟至7 月,全年降息次数在3 次左右。

      配置层面:结合关税影响和行业景气度,建议考虑以下思路:1)景气回升并且受关税影响不大的领域,例如DeepSeek突破加速AI产业发展,AI产业链中的云计算、算力等基础设施环节,再到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应用环节,我们认为仍是重要主线。此外,部分对美敞口不高的出口链,如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商用车等也值得关注。2)现金流优质、与外需关联度不高的红利板块,例如水电、电信运营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龙头公司。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凯松/魏冬/李求索/李瑾 日期:2025-05-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