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宏观*4月通胀点评:物价整体以稳为主
4 月CPI 同比增速略高于万得一致预期,PPI 同比增速高于万得一致预期,国际油价下跌继续扰动CPI 和PPI 同比增速;CPI 方面,4 月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国际金价是影响通胀上行的重要因素,国际油价是拖累CPI 表现的主要因素;PPI 方面,受关税影响的国际贸易形势变化,成为重要扰动因素。
4 月CPI 环比上升0.1%,CPI 同比下降0.1%,核心CPI 同比增长0.5%,服务价格同比增长0.3%,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0.3%。
从环比看,CPI 由降转涨,涨幅高于季节性水平0.2 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出行服务回升带动。从同比看,CPI 略有下降,主要受国际油价下行影响。
物价整体以稳为主。4 月CPI 同比下降0.1%,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2%,降幅比上月收窄1.2 个百分点,影响CPI 下降约0.03 个百分点,能源价格同比下降4.8%,降幅比上月扩大2.2 个百分点,其中的汽油价格影响CPI 同比下降约0.38 个百分点,是带动CPI 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4%,影响CPI 同比上涨约0.10 个百分点。
4 月CPI 同比增速、核心CPI 同比增速、服务价格同比增速均较3 月持平,表明国内物价整体表现平稳,对4 月物价造成较明显扰动的品类,主要是国际定价为主的能源和金饰品,此外,国内定价为主的食品价格也出现环比高于季节性的情况。我们维持此前观点,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内通胀仍将维持斜率偏低的上行趋势,结合4 月以来的国际局势变化,我们认为在这个趋势的发展过程中,内需决定CPI 同比增速的中枢,同时国际贸易产品价格受关税政策影响、国际油价受供需两端变化影响、国际金价受全球投资者避险情绪影响,此类诸多因素将共同影响CPI 月环比的波动性。
4 月PPI 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7%,其中生产资料同比下降3.1%,生活资料同比下降1.6%。PPIRM 同比下降2.7%。
影响4 月PPI 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铝冶炼、锌冶炼和铜冶炼、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上述10 个行业合计影响PPI 环比下降约0.24 个百分点。二是国内部分能源价格季节性下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煤炭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述3个行业合计影响PPI 环比下降约0.10 个百分点。
从三方面关注PPI 价格走势。PPI 同比增速接下来或也存在内部结构分化的情况:一是与基建相关的部分,如黑色金属和非金属建材价格,或受基建投资和稳地产政策影响较明显,二是与工业生产相关的部分,或受外需波动的影响较大,三是部分与高技术产业相关的产品价格,价格表现或持续坚挺,四是受海外定价波动影响较大的产品,如能源类产品,未来价格表现或受国际能源供需变化影响较大。我们认为从历史规律上看,年内PPI 同比增速仍有上行趋势,但上行的时点可能在三季度。
风险提示:全球通胀二次上行的风险;欧美经济回落速度偏快;国际局势复杂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