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PMI数据点评:PMI稳住了吗?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01 08:41:09 评论:0
  事件:6 月30 日,据国家统计局,6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 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

      在经历中美贸易摩擦的阶段性缓释后,制造业PMI 成功迎来了“两连升”。

      6 月制造业产需两端均在持续复苏,尤其是PMI 生产指数与PMI 新订单指数均在50%以上,同时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在小幅提升。然而这一趋势是否可持续?下半年制造业PMI 是否能站回荣枯线以上,还是会重新挑战“关税风波”下的4 月PMI 低点?我们可以结合工作日天数、海外其他主要经济体PMI、我国自身PMI 的细项数据表现这三个视角,对6 月PMI 进行剖析:

      以工作日天数来看,6 月“工作量”更占优势。根据以往制造业PMI 的运行规律,工作日天数增加将提高PMI 环比上升的可能性,反之亦然。今年6 月工作日天数比5 月更多,自然也会抬高6 月PMI 的读数。根据历史趋势来看,今年6 月工作日的增多对PMI 的拉动影响,恰好符合工作日天数与制造业PMI 之间的正相关性。

      以外部环境来看,外部不确定性减弱,缓释PMI 下行压力。特朗普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于全球PMI 也是件“好事”——5、6 月全球大部分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 均在回升或维稳,中国PMI 也同样处于“普涨”浪潮中。

      不过,仍处于荣枯线之下的6 月PMI 说明经济的结构性风险仍存:

      第一,6 月工作日天数增多对PMI 的拉动基本符合规律、对工作日天数与制造业PMI 之间的正相关性相符,6 月PMI 的上升幅度并未超预期(即并未处于图2虚线以上)。

      第二,对比其他国家6 月PMI 表现来看,中国制造业PMI 的反弹幅度其实谈不上强劲。

      第三,从PMI 自身来看,虽然6 月PMI 大多细项指数均在回升,但是PMI 新出口订单指数水平依旧偏低,同时PMI 从业人员指数及PMI 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不升反降,说明关税反复的不确定性对企业预期有一定影响。参考2018 年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对PMI 从业人员指数以及PMI 生产经营预期指数的负面影响,可能要更大、更久一些。

      在出口不确定性影响下,小型企业景气度扰动较大。从不同规模来看,6 月大、中、小型企业PMI 分别为51.2%、48.6%、47.3%(环比增速分别为+0.5pct、+1.1pct、-2.0pct),相较之下小型企业的景气度回升滞后。

      此外,PMI 两大价格指标回升幅度受限,经济运行压力仍存。6 月PMI 两大价格指标虽然均在回升,但是其PMI 数值都还低于荣枯线。在关税不确定性仍存的背景之下,企业定价能力还是受到一定影响,导致PPI 增速的抬升还面临一定压力。

      制造业PMI 已连续三个月处于荣枯线之下,更易触发货币及财政的“呵护”。

      货币方面,我们在此前的报告《7 月流动性会更松吗?》便提示过,当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或以上)跌入收缩区间,资金面往往会转松,有时甚至会触发总量货币政策调整。财政方面,根据历史经验来看,PMI 连续三个月(或以上)处于荣枯线之下,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也更易提速。

      6 月服务业PMI 的表现也将为增量政策的推出“埋下伏笔”。对比之下,6月建筑业PMI 景气度提升幅度更为明显,6 月建筑业PMI 录得52.8%(环比+1.8pct),结合发改委审批固投项目金额处于历史同期高点来看,建筑业PMI 的好转预告着后续基建项目建设情况的改善。不过6 月服务业PMI 小幅下降,录得50.1%(环比增速-0.1pct),增量政策的适时推出必要性加强。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钟渝梅 日期:2025-06-3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