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热点周聚焦(7月第2期):创业板综指引入ESG负向剔除机制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14 08:34:15 评论:0
  海外ESG热点事件:在绿色金融、碳中和、企业治理与环境保护四条主线上,政策、市场、技术协同发力,助力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与气候应对。绿色金融方面,沃旭能源完成中国台湾大彰化海上风电27.5亿美元项目融资,获25家银行及5家出口信贷机构支持;加州社区选择融资局即将发行10亿美元30年期绿色债券,用于圣地亚哥社区电力清洁能源供应;英国与日本住友商事达成75亿英镑(约100亿美元)清洁能源投资协议,重点投向海上风电与氢能;欧盟委员会发布非正式指南,为港口电动集装箱设备联合采购提供竞争法合规路径,加速柴油设备替换。碳中和与减排方面,Microsoft与Carbon Direct 发布2025年高质量二氧化碳去除标准,首次纳入海洋碱度增强及直接海洋去除指南;Arbor 通过Frontier达成4100万美元碳去除交易,将在路易斯安那建设首座BECCS设施,2028-2030年去除11.6万吨CO2;Masdar 与Iberdrola 宣布对英国1.4 GW东英吉利THREE海上风电共同投资56亿美元,并已完成德国476 MW Baltic Eagle全容量并网。企业治理与技术创新方面,、CLARITY AI 收购ecolytiq,扩展金融机构面向消费者的可持续智能服务;UL Solutions 推出ULTRUS平台新模块,帮助企业管理供应链Scope 3排放并满足ISSB披露要求;Meta 与AES签署650 MW太阳能长期购电协议,持续扩大可再生能源组合。

      国内ESG热点事件:政策端密集出台绿色数据中心、零碳园区、碳普惠等顶层文件,市场端重大项目与金融工具同步落地,呈现“制度+项目+资本”三位一体推进格局。政策与监管方面,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六部门联合启动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首次将智算、超算中心纳入评价,要求PUE≤1.3、绿电消纳权重不低于省级责任并鼓励氢储能;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三部门发布零碳园区建设通知,明确八大任务并设定2025年遴选15家、2027年建成10家以上的目标;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的通知》,利用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锁定恶意排污,严打篡改监测数据、借雨排污等行为;财政部就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SASB标准及ISSB行业指南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接轨。重大项目与产业实践方面,远景能源在内蒙古赤峰的全球最大零碳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投产,通过自建可再生电站离网制氢,实现全流程零碳化;北京发布《碳普惠管理办法(试行)》和《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明确个人低碳出行、分布式新能源等减排量可入市交易,并聚焦固废、污水、农业、能源四大领域甲烷治理;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工信部联合发布首批17类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目录,涵盖锂电池、光伏组件、钢铁、水泥等,标志着产品碳标识从政策框架走向落地实施。绿色金融与资本市场方面,深交所将国证ESG评级C级及以下公司剔除出创业板综指,样本股由1383只精简至1316只,强化指数可投性与责任投资导向。

      学术前沿:2025年7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研究《The nonlinear impact of Trade Policy Uncertainty on corporate ESGperformance》通过分析2004年至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TPU)与企业ESG绩效呈显著倒U型关系,中等TPU刺激ESG投资,过高TPU则抑制,且供应链韧性发挥中介作用。2025年7月发表于《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研究《Digital Trade andCorporate ESG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China》通过分析2013年至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省级数字贸易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单位,企业ESG评分提升0.131,且该效应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内部治理优化和数字化转型三条渠道实现,在国企、低竞争行业和强环境规制地区尤为显著。2025年7月发表于《Sustainability》的研究《Climate-Resilient City Construction and Firms’ ESG Performance: Mechanism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s》通过分析2012年至202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气候韧性城市建设(CRCC)试点政策使企业ESG平均提升7.8分,环境和社会维度改善最突出。

      风险提示:(1)海外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波折;(2)全球经济增长和低碳环保间权衡取舍对ESG投资节奏的短期扰动;(3)文中个股或产品仅做统计汇总,不构成投资推荐依据。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开/陈凯畅 日期:2025-07-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