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系列1:“十五五”重点产业前瞻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5 08:11:30 评论:0
中国产业政策沿着党中央(定方向)→国务院(政策研究、制定)→地方政府(落地、执行)传导。“五年规划”对于地方政府、相关上市企业具有明确指导意义,是地方政府中长期产业政策布局的锚点。

    当前“十五五”规划尚在起草阶段,根据以往经验,预计今年10 月中央全会上审议建议稿,并有望于明年3 月全国“两会”经人大审查后发布纲要全文。

    两视角前瞻可能的重点产业:①过去一年领导地方调研;②各类重要会议的梳理。

    企业调研看重点产业:制造业升级、半导体卡脖子、AI、能源转型。

    新质生产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卡脖子攻关+AI+能源转型)是一以贯之的重点,今年以来消费换新、外贸关注度提升。

    制造业内部主要集中在机器人、轨交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通用设备零部件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以及半导体为代表的卡脖子领域技术突破。

    通信:三大运营商&卫星互联网,关注量子通信、工业互联网、6G、光模块等。

    人工智能:关注方向从前期算力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向下游AI+应用转移。

    能源:新能源关注电网发展,光伏“反内卷”竞争,电动车充电桩建设,传统能源关注煤炭(开采、煤化工)、石化等绿色化改造。

    非企业调研:关注文旅(特色景区、文化博物馆等)、生态环保(河流生态、污水治理)、乡村振兴(种业、水产)等主题,以及外贸(港口、机场)、教育(高校+职业教育)。

    重要会议看政策取向:AI、制造业“反内卷”、军工、深海、文化、教育。

    新质生产力重中之重,细分行业包括四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数字经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政策从防风险转为当前的全面支持,中美科技博弈之下或将成为政策重要发力方向。

    制造业:反内卷加码,预计政策重心将从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质量、效率和动力的变革。重点领域包括煤炭、钢铁、能源金属、风电设备、光伏、电动车、装备制造等。

    国防军工:全球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指引下军工或成为“十五五”规划重点领域。

    深海科技:政策地位不断提升,“十五五”期间有望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关注三大方向:1、投资力度加大,基本面有望短期兑现:海上风电、港口、码头、海上运输;2、海洋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有望形成政策催化:海洋生物医药、生物制品、海洋装备、船舶制造、文旅;3、前沿科技探索,有望形成主题概念:深海材料、深海数智化、深海油气与矿产资源开发等。

    文化: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或为“十五五”重点。关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广告、电影、游戏等),文化服务(体育、数字媒体等),文化产品(文旅等),文化领域国资国企改革。

    教育:教育与科技深度绑定,科教兴国战略下重要性提升。从细分领域来看,关注职业教育、“高校系”上市公司(中科曙光、紫光国微等)、数字教育及教育信息化。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调研及会议信息来自于新闻通稿的客观梳理,不代表投资建议;历史经验不代表未来。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姚佩/丁炎晨 日期:2025-07-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