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态观察(六):险企长周期考核全面落地,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5 14:39:08 评论:0

  投资要点:

  事件:财政部于7月11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要求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工作起参照执行。

  实施背景:为持续引导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期稳健经营,更好发挥保险资金的市场稳定器和经济发展助推器作用,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优化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1)纲领性文件:中央金融办、证监会于2024年9月26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和中央金融办等6部门于2025年1月22日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及建立健全商业保险资金、各类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的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2)实施方案:原有方案为财政部于2022年10月27日印发的《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办法》,后续财政部于2023年12月11日印发《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对方案进行优化,此次进行进一步完善

  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新增5年周期指标,(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新增3年和5年指标,长周期考核权重达70%。1)原先绩效评价方案中,净资产收益率为衡量经营效益的三大指标之一,但仅针对当年度指标,2023年末的优化方案将其调整为“年度(50%)+3年周期(50%)”;今年1月实施方案的公布,要求由原有的“三年”调整为“三年到五年”,并要求对当年指标考核权重不高于30%,相应的长周期考核权重不低于60%。此次修订是对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要求净资产收益率实行“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长周期考核权重合计达70%。我们认为长周期考核的侧重,降低了短期市场波动对绩效评价的影响,使考核周期更加适配长周期资金投资的周期,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的长期资本属性。2)(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由2022年的当年度指标,直接调整为“年度(30%)+3年周期(50%)+5年周期(20%)”,引导保险公司更加注重所有者权益稳定增长和国有资本的长期保值增值,也契合央国企市值管理工作的相关指引,切实提升公司价值表现。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提升,新会计准则下高股息配置需求旺盛。我们以2025Q1末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37.84万亿元来测算,现阶段权益类资产配置(涵盖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长期股权投资)占上季末总资产比例仅为20.1%,虽今年一季度规模与占比有大幅提升,但较监管上限仍有较大差距,体现出更为稳健的配置属性。我们预计随着长周期考核全面落地实施,中长期资金入市节奏将逐步提速。此外,在新会计准则影响下,OCI权益资产市值波动不影响险企当期投资水平,近期逐步公布的长期投资试点也明确投向大多为中证A500指数成分股中符合条件的大型上市公司A+H股,我们认为长周期考核将推动险资从“交易型”转向“配置型”,改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和投资偏好,风险可控、现金流稳定、高股息的蓝筹标的配置需求旺盛。

  投资建议:1)寿险负债转型仍在推进,队伍规模下滑幅度边际减弱,产能提升成效显著,我们认为应持续关注在稳定规模下的产能爬坡,以及保障意识激活后的需求释放;2)投资端来看,“国九条”明确资本市场新起点,对权益市场展望乐观,长端利率处于历史绝对低位,预定利率下调有望缓解利差损风险。板块处历史低估值区间,重视板块配置机遇,建议关注拥有明显护城河的大型上市险企。

  风险提示:新单销售不及预期导致负债端增长承压,长端利率下行与权益市场波动导致投资端表现不及预期,财产险风险减量力度不及预期导致COR高企,政策风险。


东海证券 陶圣禹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