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观点:周期股异动是牛市主升浪的信号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1 13:49:20
评论:0
核心结论:之前产能过剩的周期行业(光伏、钢铁、化工等)近期开始有所表现,我们认为这种扩散可能是牛市进入中期主升浪的信号。最近的两次级别较大的牛市中(2013-2015 和2019-2021),在牛市初期(2013-2014 年初、2019 年-2020 年初),周期股均明显跑输市场,不过到了牛市中后期,周期股明显开始活跃。背后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估值,牛市初期,股市增量资金较少,涨幅慢,此时能够上涨的板块主要是少部分有产业逻辑有业绩的方向(比如13 年的TMT、19 年的半导体和白酒、过去1 年的AI 和新消费),但进入牛市中后期,居民资金会增多,大部分行业估值均能有不错的抬升。周期股因为在牛市初期估值几乎没有抬升,所以牛市中期,周期股的估值优势较为突出,一旦有政策催化或基本面改善,股价跑赢指数的概率较高。
(1)2014 年中和2020 年中,周期股均在牛市中期开始表现。我们以最近的两次级别较大的牛市(2013-2015 和2019-2021)为例,研究周期股在这两次牛市的表现。这两次牛市均是成长股牛市,而且是有居民增量资金的牛市。在牛市初期(2013-2014 年初、2019 年-2020 年初),周期股均明显跑输市场,不过到了牛市中后期,周期股明显开始活跃。我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板块是钢铁。因为钢铁行业细分行业较少,整体需求和国内宏观相关性较高,也较少受到部分成长性行业需求的影响,所以最能代表周期股整体的Beta 属性。
2013-2015 年牛市中,钢铁股在2013-2014 年中大幅跑输市场,而牛市中后期的2014 年下半年-2015 年中,钢铁股大幅跑赢指数。2019-2021 年牛市中,钢铁股在2019 年-2020 年Q2 大幅跑输市场,而牛市中后期的2020 年下半年-2021 年,钢铁股大幅跑赢指数。
(2)背后原因:牛市初期,少部分行业估值抬升,牛市中后期,大部分估值抬升。背后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业绩的变化,因为两次牛市中后期,周期股基本面差别很大。2014 年下半年-2015 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周期股业绩较差,2020 年下半年-2021 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股业绩很好,所以用业绩解释不了这一现象。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估值,牛市初期,股市增量资金较少,涨幅慢,此时能够上涨的板块主要是少部分有产业逻辑有业绩的方向(比如13 年的TMT、19 年的半导体和白酒、过去1 年的AI 和新消费),但进入牛市中后期,居民资金会增多,大部分行业估值均能有不错的抬升。周期股因为在牛市初期估值几乎没有抬升,所以牛市中期,周期股的估值优势较为突出,一旦有政策催化或基本面改善,股价跑赢指数的概率较高。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樊继拓/李畅 日期:2025-07-21
(1)2014 年中和2020 年中,周期股均在牛市中期开始表现。我们以最近的两次级别较大的牛市(2013-2015 和2019-2021)为例,研究周期股在这两次牛市的表现。这两次牛市均是成长股牛市,而且是有居民增量资金的牛市。在牛市初期(2013-2014 年初、2019 年-2020 年初),周期股均明显跑输市场,不过到了牛市中后期,周期股明显开始活跃。我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板块是钢铁。因为钢铁行业细分行业较少,整体需求和国内宏观相关性较高,也较少受到部分成长性行业需求的影响,所以最能代表周期股整体的Beta 属性。
2013-2015 年牛市中,钢铁股在2013-2014 年中大幅跑输市场,而牛市中后期的2014 年下半年-2015 年中,钢铁股大幅跑赢指数。2019-2021 年牛市中,钢铁股在2019 年-2020 年Q2 大幅跑输市场,而牛市中后期的2020 年下半年-2021 年,钢铁股大幅跑赢指数。
(2)背后原因:牛市初期,少部分行业估值抬升,牛市中后期,大部分估值抬升。背后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业绩的变化,因为两次牛市中后期,周期股基本面差别很大。2014 年下半年-2015 年,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周期股业绩较差,2020 年下半年-2021 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周期股业绩很好,所以用业绩解释不了这一现象。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估值,牛市初期,股市增量资金较少,涨幅慢,此时能够上涨的板块主要是少部分有产业逻辑有业绩的方向(比如13 年的TMT、19 年的半导体和白酒、过去1 年的AI 和新消费),但进入牛市中后期,居民资金会增多,大部分行业估值均能有不错的抬升。周期股因为在牛市初期估值几乎没有抬升,所以牛市中期,周期股的估值优势较为突出,一旦有政策催化或基本面改善,股价跑赢指数的概率较高。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樊继拓/李畅 日期:2025-07-2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