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的点评:中长期资金入市与股市蓄水长流
本报告导读:
我们在年度策略“迎接‘转型牛’”判断,2025 年中国股市最大的动力来自于无风险利率下降与增量资金入市。1 月22 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五大举措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中国股市的长期基础不断夯实。
投资要点:
事件: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正式出台,引导五大类中长期资金入市。
1 月22 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五大举措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此次《方案》基于保险资金、企业年金以及公私募基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的不同特征和入市堵点分别提出针对性政策方案和目标:1)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 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2)优化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3)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4)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此外更从资本市场生态维度提出优化举措,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重视股东回报,允许中长期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扩大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操作规模。
完善长周期考核机制,进一步打通卡点堵点。长期资金的入市依赖于长周期考核机制的配合。相较而言,权益资产波动较大,资金入市放大投资收益短期波动,短期考核机制下并不利于资金入市和长期价值投资理念,建立于与中长期资金投资特点相匹配的长周期考核,是提升长期资金投资运作稳定性的关键举措。在当前实践中,除了全国社保基金外,保险、年金基金等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期考核问题。此次《方案》重点拉长中长期资金考核周期机制:明确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
提升入市资金规模和投资比例,推升中长期资金入市体量。当前相比于美国等发达资本市场,我国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仍较低,保险公司股票和基金占资金运用余额比例仅约13%。此次《方案》重点引导中长期资金提升A 股投资比例,推升中长线资金体量:1)明确提出引导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 股(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与资金规模。2)稳步提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股票类资产投资比例,推动有条件地区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规模。3)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拓展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
中长期增量资金加速入市,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资金作为市场重要“压舱石”,资金入市能够降低市场短期波动引导长期价值投资,同时也将提升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优化投资者结构。当前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信号意义重大,资本市场内生稳定性和市场活跃度有望增强。同时中长期资金的入市也将在支持国家战略实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中长期资金入市成效不及预期,权益市场大幅波动。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