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报告:国内商品热潮 开始还是尾声?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8 13:11:14 评论:0
  7 月以来,国内商品市场交易日趋火热,近一周有色、化工和黑色系商品期货价格大幅飙升。那么,本轮商品热潮由何而起?价格表现由何特点?后续又会如何发展?

      本轮商品热潮由何而起?本轮商品热潮主要由情绪面、供给端和超级基建作为“导火索”所致。从情绪面来看,以国内定价为主的大宗商品,尤其是工业金属、化工和能源等品类在今年二季度多录得年内新低,“人心思涨”心态显现。从供给端来看,“反内卷”政策烘托已久,政策逐步向产业端传导,光伏、煤炭和生猪等产业先后出台了限产/稳价或规范生产等相关政策,对应商品价格明显回升。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启动则作为“导火索”,带动了本轮商品市场的“情绪性”上涨。但和2015 年供给侧改革相比,今年需求端提振或有限,而若仅有供给端的收紧,则上游大宗涨价难以传导到下游,最终疲软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收缩,期待后续需求端政策的配合。

      本轮商品上涨有哪些特点?第一,更多由情绪驱动而非基本面,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多有回升,但由国际定价的铜与原油价格波动不大。其次,本轮商品期货价格与企业盈利存在较强相关性,叠加政策预期吸引资金同步布局期货与股票市场,形成“期股共振”行情。第三,各品类期现基差分化严重。一方面,从现货和期货价格涨幅差来看,对于以多晶硅和焦煤为主的品类,交易者预期变动对未来的供需缺口影响更大,而对当下基本面影响偏小。另一方面,从基差幅度来看,以烧碱和焦炭为主的品类,当前期货价远高于现价,未来要么现货价在基本面的改善下大幅提升,要么期货价回落至现货价水平。

      后续会如何发展?当前大宗商品行情呈现板块轮动,后续补涨机会或集中于跌幅仍深的品类。多晶硅已显著反弹,或因其限产政策力度大、落地早所致。部分处于低位的品类如氧化铝、纯碱和工业硅可能存在补涨空间。而部分商品相对基期涨幅更大的,期现基差涨跌幅更小的,在没有政策落地和基本面改善的情况下,回调风险或更大,如烧碱和焦炭。后续节奏判断主要三个角度,首先是关注期货主力合约临近交割月的品类,届时期货价或向现价靠拢;二是关注政策落地力度和时间,关注后续政策力度不及预期的可能;三是关注商品自身基本面催化,中长期来看期货价格终归要回到基本面的框架内,而当下多数商品库存并无明显变化。总体来看,在当下需求端没有明显改善和拉动的情形下,仅靠供给端去产能难以长期推高价格中枢。

      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落地;限产政策超预期;投机情绪强化超预期 机构: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兴/马骏 日期:2025-07-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