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物价数据解读:服务价格支撑CPI改善 食品价格仍弱
1月CPI环比上涨0.7%(前值0%),同比上涨0.5%(前值0.1%),弱于历年同期水平,过去五年春节在1月份的年份环比均值为1.1%。其中非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6%(前值0.1%),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0.4%,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3%(前值-0.6%),过去五年环比均值为3.2%,非食品和食品价格上涨共同带动CPI环比由平转涨。核心CPI继续回升,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PPI环比降幅为-0.2%(前值-0.1%),同比下降2.3%(前值-2.3%),环比降幅略有扩大,同比降幅持平。
春节效应对非食品项价格带来较大支撑:非食品价格上涨0.6%,过去五年季节性均值为0.4%,主要在于春运出行热情和消费需求高涨带动。2025年看运从1月14日开始,截至1月31日,2025年春运跨区域人员累计流动量约为41.8亿人次,春运以来每日平均同比增长8.2%,春运客运量走势强于往年。从返乡节奏看,今年客流高峰日期较去年更早,可能与务工客流返乡节奏更早、返乡规模更大有关。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1 月28日一2月4日),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此外2025年春节档票房表现卓越,截至2月5日13时29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新片(含春节档结束后)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00亿,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票房纪录。观影人次超1.87亿次,同样也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最高人次纪录,春节档平均票价50.82元,同比增长3%。受春节期间出行和文娱消费需求大幅增加影响,1月份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旅游、电影及演出票价格分别上涨27.8%、 16.0%、11.6%和9.6%,合计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28个百分点
国补政策带动家用器具价格环比超季节性增长:受以旧换新政策刺激带动, 1月份家用器具价格环比上涨0.4%,过去五年环比季节性均值为持平。商务部数据显示,年初至1月31日0时,全国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179.3万台。苏宁易购数据显示,国补正式开启首日,西门子洗碗机销售同比增长517%,东芝微波炉销售同比增长252%。通信工具1月环比下降 0.4%(前值3%),连续三个月上涨后价格有所回调,1月8日发改委、财政部发布手机购新补贴政策通知,为进入补贴范围多家手机品牌在补贴政策生效前普遍下调价格。其它项中,交通工具用燃料价格上涨2.5%,邮递服务、中药分别上涨1.5%和0.2%;房租、交通工具、通信服务以及教育服务价格基本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4%,西药和医疗服务价格均下降0.1%蔬果和猪肉环比由降转涨,但涨幅仍较弱:春节因素叠加气温下降影响,鲜菜、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上涨5.9%、3.3%和2.7%。“春节”节日效应显现,采购商积极备货,市场购买力增强;加之精装套菜礼盒销售火热,客商对精品蔬菜的需求明显放大,在一定程度上拉高菜价,鲜菜5.9%(前值-2.4%)的环比涨幅低于近五年季节性15.9%的涨幅。猪肉价格震荡上行环比转涨至 1%(前值-2.1%):过去五年季节性均值为0.8%,元旦假期和“春节”备货对猪肉消费需求带来较大支撑,1月生猪市场迎来改善。
核心价格同比增速继续回升:1月份核心CPI连续第四个月回升,环比上涨 0.5%,同比上涨0.6%,涨幅均比上月有所扩大。本月春节出行和消费需求高涨以及国补政策带动家用器具价格增长,对核心CPI价格带来支撑。
生产需求淡李拖累环比降幅扩天:一方面,生产需求淡李拖累黑色有色等商品价格回落,钢铁、有色金属需求价格回落。黑色方面,春节期间煤炭供应保障有力,电厂存煤较为充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2.2%。冬季进入传统生产淡季,高频指标看,1月钢材数据出现不同程度下跌,高炉开工率环比-2.47pct至77.6%;线材开工率跌1.54pct至44.38%,螺纹钢率跌 2.04pct至38.45%。消费链上,汽车半钢胎开工率环比走弱2.55pct至 76.54%;PTA开工率跌1.89pct至81.66%,拖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0.6%。有色方面,国内终端消费处于季节性淡季,社会库存进入累库周期,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0.4%。原油方面,1月10日美国对俄罗斯石油行业发起新一轮制裁,弓发市场对全球原油供应收紧的担忧,此外OPEC+减产氛围叠加局部需求改善, 1月国际原油价格整体呈现上涨态势,带动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上涨4.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 1.0%。另一方面,一般日用品分项环比回落幅度较大,价格由上月上涨0.2% 转为下降0.1%,纺织业下降0.4%。
CPI大概率回落,PPI有望收窄:CPI大概率回落,预计2月份同比增速在-0.4%左右。一月份受春节效应带动,服务和食品价格均支撑CPI同环比改善。从历年春节效应来看,历年春节在1月份的年份,2月份CPI环比涨幅均有不同程度回落。展望后市,一是不论供需基本面,还是市场情绪短期内未见明显改善,猪价或将延续震荡下跌态势;二是供应过剩风险与需求增长乏力构成主要挑战,油价或承压;三是2月份CPI翘尾因素影响为-1.2个百分点(1 月为-0.2个百分点),对CPI同比带来较大拖累。有利因素方面,消费动力释放和PPI修复,或将继续支撑核心CPI。PPI同比降幅有望收窄,增量政策效果显现支撑PPI呈现渐进回升态势,预计2月份PPI增速在-2%左右。一是节后生产逐步复工,带动国内需求稳定复苏,对PPI回升带来支撑。二是M1增速持续回升,对PPI修复带来支撑。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消费者信心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