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股息:要着急了么?

股票资讯 阅读:35 2025-02-10 12:16:49 评论:0

  本周上证指数涨1.63%,沪深300 涨1.98%,港股涨幅领先A 股。本周全A日均交易额16157 亿,环比上周有所上升。春节至今市场走势符合我们在节前周报的预判:“春节后更有戏”,其核心逻辑在于压制A 股市场的重要外部因素——强美元在特朗普上台之后出现回落至108,使得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这带来基于风险偏好的情绪修复窗口,这使得在成交量放大后中小盘股明显占优大盘,这也使得拥有最强产业逻辑的AI 科技TMT 板块在近期表现尤为亮眼。

      那么,目前是否能明确所谓的“春季躁动”已经开启?事实上,我们虽然也心存期待,但从投资逻辑和客观监测指标上大盘指数在春节后即刻开启攻势的信号仍然不明确。基于投资逻辑,我们尤为关注美元指数是否已经看到拐点并呈现趋势性走弱,作为A 股能否出现大行情的关键条件,近期美元指数回落背后看得出是特朗普上台后关税政策不断摇摆影响强美元叙事和外资的风险偏好,本质是国际资本逐渐意识到特朗普关税政策已经成为谈判筹码,具备高度不确定性的特朗普使得美元指数是否明确由强转弱变得捉摸不定。基于客观交易指标,在过去几年对于春季躁动的评估,我们始终使用国投策略——A 股“躁动”指数进行跟踪,当该指标由负值区间上穿0 轴较大概率是行情启动信号,目前看市场整体赚钱效应在节后有明显改善,但A 股躁动指数仍处于负值。在此,我们依然维持:市场自去年十一假期之后转入震荡市思维,历史看大盘指数震荡区间在底部向上15%-30%。

      风险偏好回落定价高股息+中字头+市值管理,风险偏好提升定价AI 科技成长(半导体、科创50 指数)+小微盘+并购重组,依然呈现出杠铃策略的特征,而风险偏好转向基本面的定价或许要留待进一步确认,这或与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节奏相关。

      对于本轮AI 科技TMT 行情,市场一直在担心是否出现过热现象?事实上,我们早在2024 年12 月就提出“跨年主线选科技”的观点。在春节期间DeepSeek 出现后无疑加速本轮行情,年初至今TMT 指数涨幅超过8%,持续逼近新高。而进一步观察内部结构,以光模块为代表的英伟达产业链明显受损,相对占优的有三个方向: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AI,三个主题指数年初至今的涨幅分别达到12.8%、15.92%、15.71%,进一步观察科技板块的交易拥挤度可以发现,在2024Q4显示泛科技持仓已经接近35%,同时眼下TMT 指数成交额占比从2025 年初开始持续提升,节后更是上升到45%的高位,接近2023 年6 月的水平,但距离2023年初的50%还有一定距离,这使得科技内部轮动和波动性会明显增强。在此,我们维持中期看好以半导体和科创50 指数为核心的科技科创指数的结构观点并未发生变化。

      在此,我们依然重申对于2025 年产业赛道和投资策略的判断:截止当前,A 股产业赛道大框架和预判结论似乎没必要发生太大变化:科技+出海的产业趋势依然在持续,科技在2025 年核心依然是以AI 半导体为核心的科技科创,出海在2025 年应该是beta 节奏的问题,不是beta 转阿尔法。至于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提出四种有效投资策略:科技股美股映射、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出海)、消费理性化(平替)、高股息,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似乎也并没有失效。所以,对于开年之后高股息策略的落后也不用太着急。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机构:国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林荣雄/邹卓青 日期:2025-02-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