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电器行业25W7周度研究:关税扰动与供给侧的对抗
周度研究聚焦:关税扰动与供给侧的对抗
近期美国、欧盟等地关税政策频出,中长期维度关税仍是家电企业出海需面临课题。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当时这份行政令中还取消了对中国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小额包裹的“最低限度”关税豁免,取消豁免的措施于2月4日生效,随后因政策导致美国海关系统出现大量包裹积压和执行困难,特朗普于2月7日暂停该新规。除了美国关税政策的频繁扰动外,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亦剑指亚洲低价商品的倾销问题,2月4日欧盟正在针对Temu、Shein和亚马逊等主要电商平台提出新的海关监管规则,取消150欧元以下商品免税政策,并对所有包裹征收处理费。我们认为,暂时恢复小额包裹免税政策的目的,是为了给美国的相关部门留出调整时间,以制定出可行的执行方案,关税成本的上升仍将是行业出海进程中长期面临的挑战。
1)行业影响:成本侧变化下,采用低价策略的跨境电商平台或面临挑战
近年来跨境电商高速发展,国内通过小包直邮方式出口美国的货物数量增长显著。Temu、Shein及AliExpress等跨境电商平台主要依赖直邮模式(即从中国工厂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发货)并通过利用小额包裹免税规则来维持低价优势。在过去10年中,申请“最低限度”关税豁免的货物数量呈现指数级增长态势,从2015财年的约1.39亿件到2023财年的超过10亿件,增幅超600%,在2024财年数字进一步攀升至超过13.6亿件。
关税豁免的取消对以小包直邮模式为主的跨境电商平台冲击更大,而对此前依靠三方平台(如亚马逊)的企业影响较为有限。据ECCANG测算,结合欧盟新规核心内容,以售价50欧元的商品为例,若税率15%,则单件成本直接增加7.5欧元;若以日均发件量1000单的卖家计算,年处理费将增加36万欧元以上,叠加关税上涨,部分卖家综合成本或提升30%-50%;同时,海关监管的升级会导致物流周期可能延长3-5天,对此前依赖“7日达”体验的独立站和高时效需求商品冲击更为显著。这会导致对于原本采取低价策略、毛利率较低的商家或面临生存压力,以依赖直邮小包模式的深圳某3C卖家为例,其在新规下需额外承担关税申报、商品认证等费用,会导致欧盟订单毛利率将从25%降至8%,被迫砍掉50%长尾SKU以保现金流。2)破局之道:依托亚马逊等平台出海企业或反向受益,供应链自主可控的行业格局或进一步集中
一方面,中小企业低价策略竞争力削弱,依靠三方平台(如亚马逊)出海的企业有望反向受益。小额包裹关税的恢复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会削弱中小企业在价格端的竞争优势,此前依靠亚马逊等三方平台、正常走关税体系出海的家电企业(如安克创新、石头科技、科沃斯等)有望反向受益,份额有望获得提升。对家电出海企业而言,这既是合规成本攀升的挑战,亦是淘汰低效竞争者、建立品牌壁垒的机遇,依赖政策红利的商业模式终将面临考验,此前通过海外仓布局、供应链数字化升级,实现精细化运营的企业有望对冲政策风险,有望更好抵御关税风险。
另一方面,针对国内制造份额高、供应链话语权强势的品类,在关税扰动背景下国内供给侧或仍具备优势。结合欧睿国际数据,国内以空调、微波炉为代表的家电产品在全球供给格局中具备较高份额,其中空调在全球制造份额超6成。产能方面,2023年中国三大白电(空冰洗)产能近6亿台,占全球份额65.5%,厨电和小家电的产能也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同时,国内上游的压缩机、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产业发达,在全球也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产业协同效应明显。我们认为,在中国家电企业在全球市场具有成本和规模优势的大背景下,即使加征关税,在价格上仍有一定的竞争力,且伴随出海准入门槛提高,头部企业有望依托自主可控的供应链实现份额提升,带动行业进一步集中化。
标的推荐:1)大家电:如【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2)小家电:如【科沃斯】/【石头科技】/【新宝股份】等;3)黑电:如【TCL电子】/【海信视像】;4)其他家电:如【德昌股份】/【盾安环境】/【华翔股份】;5)厨大电:如【华帝股份】/【老板电器】。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回落;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品销售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