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周度观察:稳预期与扩内需并进 两会前政策基调释放
本周宏观观察
1.1 稳预期与扩内需并进,两会前政策基调释放本周国内政策动向聚焦于民营经济提振、金融支持优化以及消费引擎强化,释放出“稳预期、扩内需”的信号。
首先,民企座谈会释放制度性支持升级信号。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两个毫不动摇”,并强调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金融环境,加强科技创新领域金融服务。
这既是对"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 条"的落实落细,也预示两会期间可能出台相关政策,系统性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此外,鉴于本次民企座谈会出席企业科技“浓度”较高,本次会议有望成为新一轮成长科技板块的热点催化事件,资本市场也有望受益。
其次,货币政策宽松加力,金融体系加速向民企倾斜。2 月20 日,央行召开党委会议,要求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重点畅通股、债、贷融资渠道,并扩大民企债券发行规模,支持民企发行多项债券等融资工具。此举旨在缓解民企融资成本高、抵押品不足等结构性矛盾,预计后续将通过降低债券发行门槛、扩大担保品范围等方式,同时通过“再贷款+增信”工具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及绿色转型领域民企投资,同时稳定资本市场预期。
再次,促消费仍是政策布局的重要支点。李强总理本周再次强调“经济政策着力点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叠加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印发《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结合春节消费数据表现,预计政策未来的推进路径或有:一是促消费场景扩容,例如将消费券适用范围从家电、汽车等扩张至服务类消费;二是促进支付能力提升,为居民持续减负、增收以提振边际消费倾向,例如房贷利率进一步调降、租房补贴政策、扩大消费券发放范围等。
3 月份两会召开在即,从当前政策脉络看,后续需重点关注的领域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新一轮民营经济支持政策或陆续推出,配合金融支持体系着力解决民企融资问题,加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二是消费刺激细化政策,或将服务消费纳入后续促消费重点,以及关注是否会从“增收”维度出发部署关于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改革。
1.2 俄乌地缘风险边际缓和,但能源供应链重构长期化本周,俄乌谈判出现边际改善信号,美国和俄罗斯在沙特阿拉伯的谈判中就结束乌克兰冲突达成了一些共识,双方同意建立磋商机制,解决双边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并任命高级团队着手努力以持久、可持续且为各方接受的方式尽快结束乌克兰冲突。
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方面释放出2 月底前或实现俄乌元首会晤的积极信号。
当前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的定价逻辑正面临再校准,从短期来看,若俄乌谈判能够进一步达成和平方案或取得实质性进展,或降低市场对原油供应紧缺的担忧,从而导致油价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需警惕谈判反复风险——考虑到美俄在乌克兰安全保障机制等结构性矛盾上仍存根本分歧,不排除谈判进度停滞的可能,这将继续放大能源及农产品市场的波动率。
从中长期来看,即使俄乌实现暂时停火,能源市场的供给侧约束并未根本解除,一方面伊朗受美国制裁影响存在减产预期,另一方面,面对特朗普压低油价的诉求,OPEC 仅承诺“渐进式增产”。同时,由于俄乌冲突即将进入第四年,当前能源供应链结构和部分工业模式的转变已成定局,欧洲能源脱俄进程已不可逆,相关资产的供应并不会因为停战立刻反转,因此相关资产价格在短期波动后,仍需关注供需面实际变化。
1.3 日元走强主导汇市,美元阶段性承压
四季度日本实际GDP 季环比折年增速为2.8%,远高于市场预期的1%,显示日本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正在强化;同时,日本通胀压力持续存在,1 月日本核心消费者通胀同比达3.2%,创19 个月新高。受此影响,市场对日本央行追加加息的预期上升,推动日元在主要货币中领涨,周内兑美元汇率突破150,为2024 年12 月以来首次站上这一水平,美元指数则阶段性承压。
短期内,市场对日本央行提前加息的押注是日元大幅升值的主要驱动力。然而,日本央行加息的具体时点仍取决于日本未来通胀数据的走向以及日本央行的政策态度。若后续CPI 数据持续强劲,市场对加息的信心将进一步巩固,日元有望延续升势。
但如果日本央行认为日元升值已足以对通胀产生抑制作用,那么其加息的紧迫性将相应降低,因此需密切关注日央行相关表态。此外,鉴于日本国内实际利率仍为负值,日本投资者对海外资产的需求依旧旺盛,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日元的升值空间。
展望未来,除日元阶段性升值带来的负面扰动外,美元仍受到多重因素的支撑。
具体来看,特朗普的关税和移民政策影响正在逐渐形成,并且其近期关于关税的强硬表态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贸易战2.0 规模更大、速度更快的预期,贸易战升级或加剧美国核心通胀粘性,进而巩固美联储延长政策利率高位的必要性。此外,美国经济在高利率环境下展现出的超预期韧性,也为美元提供了坚实的基本面支撑。因此综合来看,预计美元指数短中期仍保持强势。
1.4 利多因素累积支撑金价,短期溢价回撤压力积聚本周黄金延续强势行情,COMEX 黄金触及2973 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其定价逻辑已回归商品属性,突破过往周期中与美元指数、实际利率的强相关性。当前黄金市场呈现三重特征:1)实物交割风险溢价显性化,受特朗普关税政策预期扰动,纽约与伦敦市场价差波动引发套利行为,并导致机构为对冲现货缺口持续移仓,现货市场结构性短缺支撑期价;2)央行购金形成价格中枢支撑,2024 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连续三年突破千吨,地缘政治格局紧张和大国博弈加剧加速储备资产多元化进程;3)亚洲私人部门投资需求扩容,2024 年中国实物金投资同比增20%,反映非美经济体资产配置逻辑转变。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依然维持较强态势。
短期来看,随着特朗普关税政策逐步明朗,市场对其影响逐渐消化,套利空间显著压缩,叠加美俄开启会谈削弱地缘风险溢价,黄金或出现阶段性调整。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