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定期报告:准备好!“高切低”
本周上证指数涨0.97%,沪深300 涨1.00%,恒生指数涨3.79%。成长风格表现强于价值风格,全A 日均交易额19140 亿,环比上周有所上升。期间,芯片指数、半导体ETF 和科创50 指数均创924 以来新高,验证从去年Q4 至今我们坚定鲜明看好对于以半导体和科创50 指数为核心的科技科创的判断。
我们在上周外发周报《98℃的科技》中强调:98 度的科技意味着短期科技行情逐渐走向过热,但中期依然看好AI 科技产业趋势。根据2023 年上半年卡洛塔佩雷斯《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的启发,对应我们独创的科技投资定价四阶段理论:巨头-基础设施-产业链关键环节-供需缺口,对应这波AI 浪潮:第一阶段1、爆款看巨头(chatgpt);第二阶段2、巨头开启资本开支买基础设施(算力);第三阶段3、产业链形成炒关键环节(半导体芯片);第四阶段4、1-100 是工序缺口(消费电子和生态软件)。只要AI 科技不断演化并能够与各类生产部门结合,那么中期以半导体和科创50 指数为核心的科技科创定价就不用担心。
回顾从去年Q4 以来的科技大行情,我们可以观察到:1、半导体作为硬件领域最开始领涨部分,随后扩散至机器人、AI 软件(计算机行业)、港股科技与智能驾驶,作为短期科技行情由硬-软-硬的过程,伴随着近期半导体加速冲顶的同时港股科技三年PE 估值分位数恢复至45%接近中位,基本上完成一轮短周期视角下科技内部行情轮动;2、windTMT 指数相对沪深300 指数和中证红利指数的相对收益都已经达到历史高位,距离2015 年那波移动互联网科技牛市顶部也十分接近;3、基于我们特色的交易跟踪指标:A 股高切低行情跟踪指标和A 股估值分化指数来观察,目前A 股高切低跟踪指标已经来到区间高点附近,这意味着部分高位细分行业收益率较低位行业差距过大,高低切的可能性还是提升;4、进一步关注我们的特色跟踪指标:A 股产业主题投资有效性指数,该指数在本周进一步上升至80.6%,较前期底部有明显回升,距离2023 年GPT 行情的高点81%基本持平。5、TMT 指数成交额占比从2025年初开始持续提升,本周上升到47%的高位,接近2023 年6 月的水平,相较于上周五的48%环比出现回落。即便我们始终对AI 科技浪潮深信不疑,但多项客观统计数据使得我们短期定价层面不得不承认其走向过热,高切低的可能性在大幅度提升。
从本轮科技股行情的交易情绪来看,市场整体赚钱效应在节后有明显改善。
在过去一段时间跟踪过程中,我们可以基本明确市场的大致逻辑:本轮行情的核心是风险偏好修复而非基本面,大盘指数依然处于924 行情之后的震荡思维。
同时,可以看到国内基本面修复确保大盘指数的底部支撑,海外美元指数从高位110 上方逐渐回落提供大盘指数向上的弹性。从目前看,大盘赚钱效应在节后明显开始,结构轮动已经从科技领域扩散,本周汽车、军工、医药、电力设备都有较好的表现。尤其是A 股躁动指数从上周的-6%上升至本周五的1.85%,明确已经突破零轴,说明“科技躁动”正在过渡形成“春季躁动”,在当前到两会期间的大盘指数应作积极判断,而低位大盘指数在此期间获得超额的可能性在提升。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不及预期、海外货币政策变化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