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民营企业座谈会
2 月17 日上午,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家领导同来自全国各行各业民营企业负责人面面对进行了座谈。
领导讲话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由规模扩张向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决策层将改革重心转向质量跃升战略。区别于过往的规模导向,当前政策着力构建全要素价值创新体系,这实质上是对新型生产力发展范式的系统性阐释:
科技创新竞争力:明确将资源配置向智能装备、清洁能源、数字经济等战略领域倾斜,支持民营企业构建全球价值链控制能力。
服务支撑体系:税务系统推出的"春雨润企"专项行动实现服务迭代,通过精准化需求响应机制破解经营主体发展梗阻,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政务服务体系。
国际化布局:民营经济成为全球资源配置先锋力量尽管国有资本海外布局日趋成熟,但真正实现全球价值链渗透的突破性案例多源自民营企业群体。以通信设备龙头和短视频平台为代表的新锐力量,正在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重点区域民营经济主体跨境贸易规模实现两位数增长,新能源汽车领军企业境外销量增幅突破70%,印证"中国创造"正在替代传统制造模式。
为巩固这一态势,政府机构正构建“出海专业平台”,整合海外投资咨询、合规管理、风险对冲等专业服务模块,目标在于建立全球化资源配置话语体系。
协同创新:构建产业命运共同体
决策层特别强调特别提到“汇聚各方资源力量”,这预示着产业协作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典型案例包括:5G 通信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跨界融合催生智能交通生态,智能机器人研发与物联网家居系统的协同创新孕育未来生活场景。这种"技术共生"模式正在改写产业竞争规则。
相较于传统的要素供给型支持政策,现行制度更注重创新生态培育,既包含关键技术的定向突破,更着力构建产业协同网络。这种从单体优势到系统竞争力的转变,标志着产业政策进入3.0时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