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财政预算案点评:今年预算报告的“新鲜事”

股票资讯 阅读:42 2025-03-07 16:33:53 评论:0

  事件:财政部3 月5 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随着两会的召开,新一年的预算报告也浮出水面。回顾过去几年,“宽财政”的实际作用效果可能不算强,今年的核心在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有哪些实招落地。透过2025 年财政预算案,我们可以发现不少“新鲜事”——除了“4%左右”的赤字表述打破了刚性惯例、为年中预留了调整余地,今年财政预算案的务实还体现在名义GDP 的修正、非税收入的规范、中央发债的强化等等。

      4%的赤字率可能并非是终点。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将财政赤字率定为“4%左右”,而非精确的“4%”,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自2014 年以后,除了2020年在特殊情况下将赤字率目标设定为“3.6%以上”、随后两年赤字率目标以“左右”二字作为后缀之外,其余年份均采用刚性数值目标。2025 年“4%左右”的弹性表述,保留了财政年中加码的可能性,对应了蓝部长昨日在记者会上所说的“中央财政预留了充足的储备工具和政策空间”。

      赤字规模扩大后,支出投向哪?科技、安全、民生是答案。与2024 年决算案细项财政支出占比相比,2025 年预算案中,财政支出将更多向安全、科技、民生领域倾斜,其中投向教育、外交与国防、科学技术的支出比例提升最为明显。

      相较之下,2025 年与基建相关的城乡社区、农林水、交通运输支出,其重要性都在明显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赤字规模扩大,不仅“上修”了财政支出,同时“下修”了财政收入。背后一大原因便是非税收入的不可持续性,财政部早在去年年底便提出“严禁征收过头税费”,2025 年预算案中将非税收入同比增速定为-14.2%,有意弱化它对于公共财政收入的支撑。相较之下,2025 年对税收收入的要求还是比较高,除了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预算案对于其他税种的要求均是正增速。

      与收入目标相似,对于名义GDP 的定调也更务实了。若用目标赤字率和赤字规模倒推隐含名义GDP 增速,可以发现2025 年对名义GDP 增速的估算更客观了。将隐含名义GDP 增速从2024 年的7.4%下调至2025 年的4.9%,同时隐含GDP 平减指数也从2.4%下调至-0.1%。

      除了赤字债,2025 年中央整体发债比例明显抬升。2025 年中央政府债券发行(包括普通国债与特别国债)在政府债券发行总额中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其发债比例占 56.2%,这也是近年来中央发债规模首次超越地方,可见财政端逆周期调节的重任更多由中央承担。

      不过,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预算案目标可能有一定难度。虽然2025 年预算案再次下调了政府性基金的本级收入目标,但结合当前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复苏、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仍处于负增长区间来说,2025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还面临一定压力,需要房地产政策的进一步加码助力。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陶川/钟渝梅 日期:2025-03-0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