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周报:泛科技仍是中期主线
核心观点
上周,两会召开及产业事件构成了市场修复的基底,对于后续市场演绎方向,我们认为:1)总量上,两会传递积极信号,或抬升市场风险偏好下沿,后续关注基本面预期何时改善,产业周期及政策周期共振的泛科技仍将是结构性行情的主要方向;2)节奏上,本轮泛科技行情呈现一定事件催化特征,关注3 月下旬的大厂业绩、产业大会等,扰动项则来自于海外关税及4 月财报季,整体看3 月仍有空间、4 月或需注意风格切换;3)结构上,当前基本面因子关注度有所提升,建议增配低位且景气改善品种,泛科技内部轮动,此外关注中游制造及低位消费。
两会明确抓内需、提科技、促改革的方向
今年两会基本延续了去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定调,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对市场所关心的内需、科技创新和资本市场改革均有着墨,有助于抬升市场风险偏好中枢:1)抓内需:大力提振消费位于重点部署首位,关注以旧换新、入境消费、情绪消费等方向;2)提科技:政策部署与产业周期共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已成为后续重点工作方向之一,关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具身智能及6G 等方向,择股则关注各产业政策重点支持区域的龙头;3)促改革:将“稳住楼市股市”放于两会报告高置位,呵护了市场主体信心,同时推动长线资金入市、常态化IPO、发展创投等促进资本市场循环的相关政策也有提及。
科技行情仍有支撑,但扰动边际增多
过往看,两会后至四月底的行情演绎有赖于盈利预期变化,但考虑产能周期与地产周期的影响,盈利改善短期仍需观察,短期行情大概率仍偏结构性,产业周期与政策周期共振的科技是主要方向,其演绎节奏有赖于:1)当前科技行情受事件催化显著,后续GTC 大会、腾讯财报、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均是重要观测窗口;2)风险偏好的边际扰动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反复将形成脉冲性冲击,4 月初之前或反复演绎,且1-2 月份出口数据偏弱,除了去年闰年高基数效应外,海外补库力度走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需关注后续关税扰动与基本面预期走弱是否会叠加,二是4 月进入财报披露季,业绩侧也有扰动。总体看,三月仍有空间,四月可适当谨慎。
景气线索主要集中于中游制造、大众消费品及地产链3、4 月投资者对基本面因子的重视程度往往有所提升,除泛科技外的另一交易线索来自于景气,华泰策略最新景气数据显示2 月全A 非金融景气环比进一步提升,边际改善线索主要集中于中游制造、大众消费品及地产链三部分:1)工程销量同比增速持续回升,且二手机出海或打开海外增长新空间;电池中游材料价格回暖、上游锂钴价格继续修复;光伏涨价逻辑有所兑现,但后续需进一步观察供需状态;2)部分大众消费品涨价逻辑兑现,乳制品/调味品/食品均有细分品类价格上调;3)地产链景气随节后地产销售小阳春启动而修复,建筑业PMI 连续两月回升,家具、消费建材销量均回暖。
配置:泛科技内部轮动,关注中游制造及低位消费配置上,仍围绕产业周期与景气改善布局,低位且景气边际改善的方向或是配置重点,第一,维持泛科技是中期主线的判断,短期等待后续大厂业绩、产业会议等催化,期间适度关注估值修复程度相对不高,且景气改善的方向,如存储、消费电子、IDC 等。第二,景气修复的线索主要集中于中游制造及低位消费,建议关注工程机械、电池、航空、美护、社服等。第三,主题角度关注低空经济、6G、具身智能、情绪消费等。
风险提示:国内泛科技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