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策略周报:东升西落之内需消费的崛起 对等关税后A股怎么看?
关税提升对于A 股并不是新鲜事,也不是今年的第一次。阶段性降低全球风险资产的风险偏好并引发流动性冲击对A 股产生不利影响。对中国来说,对美出口下降以及全球需求下滑将会拖累中国出口增速。因此全面支持内需消费成为完成今年经济发展目标以及应对外部冲击的关键措施。疫情、地产和地方政府化债多重风险逐一消退后,今年开始财政政策的发力将会成为推动消费增速回升的关键力量。而14 亿人口人均消费支出提升空间巨大。即将到来的年报及一季报消费板块自由现金流拐点和业绩边际改善将会出现。在不确定性加大和低利率环境下,中国内需消费因前期滞涨估值便宜预期低且内在价值稳定提升,可成为当前全球资金的避险选择。精神属性、适老化、政策支持和小额可选消费是当前消费股重要的选股原则。除了A 股消费,恒生消费指数也值得重点关注。A 股除了消费,农产品、军工和自主可控也是可以重点关注的选择方向。最终A 股尤其是A 股内需消费应该是全球投资在本轮美国关税冲击中最具韧性的资产。
【观策·论市】东升西落之内需消费的崛起。美国总统特朗普2 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向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高关税税率,中国率先予以对等回应,全球进入流动性冲击的危机模式,全球风险资产大跌,中国资产相对抗跌。本次关税互相加征后,中美贸易脱钩进一步加剧。在外部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启动内需消费成为稳定中国经济的必然选择。不同情形的出口增速假设下,社零增速需要较去年回升2.2~4.9%能够完成全年5%的GDP 增速目标。在本次对等关税落地之后,预计中国的财政政策力度也将会发力,在房地产企稳的背景下,财政支出增速的提升有望拉动内需消费增速的提升。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两会, 2025 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之首就是大力提振消费。即将到来的年报及一季报季,自由现金流向上拐点将会确认,消费领域改善幅度大,自由现金流收益率最高。在市场波动加剧时,具有防御属性的资产的特征就是估值低预期低,从全球资产视角来看,符合这个特征的就是A 股和港股的消费股。目前的消费股选择逻辑有别于十年前地产和基建融资周期驱动经济的时代,具有精神属性的消费、适老龄化消费、政策支持方向消费、小额可选消费是四大选择消费股的原则。在外部不确定加大的背景下,内循环的重要性再度提升,安全的重要性再度提升,因此在这个逻辑下,农产品、军工和自主可控再度迎来的机会。
最终A 股尤其是A 股内需消费应该是全球投资在本轮美国关税冲击中最具韧性的资产。
【复盘·内观】本周A 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差,主要原因有:(1)融资资金动能减弱,本周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2)市场处于3-4 月财报披露高峰期,对业绩不达预期的个股风险较为敏感;(3)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措施,投资者对全球经济环境和政策变化的不确定性持观望态度;(4)港股市场的调整对A 股市场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
【中观·景气】3 月制造业PMI 环比上行,2 月工程机械销售普遍改善。新订单回暖驱动3 月制造业PMI 上行,非制造业三个月滚动趋势下行。本周景气改善的领域主要有:1)电子持续高景气,DDRM 存储器价格上行,2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三个月滚动同比转正,3 月TMT 及仪器仪表制造业PMI 明显上行;2)2 月主要企业工程机械销售当月同比普遍改善,3 月汽车、专用/通用设备PMI 回暖;3)3 月纺织服装、医药PMI 上行,空冰洗彩销售额同环比上行。后续关注景气度较高或有改善的电子等TMT、白电、纺织服饰、机械、汽车等。
【资金·众寡】融资净流出、ETF 重回净流入。融资资金前四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出105.3 亿元;新成立偏股类公募基金44.5 亿份,较前期下降91.3 亿份;ETF净申购,对应净流入131.1 亿元。融资资金净买入汽车、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信息技术ETF 申购较多,消费ETF 赎回较多。重要股东净减持规模缩小,计划减持规模下降。
【主题·风向】4 月4 日,DeepSeek 发表论文以《通用奖励模型的推理时缩放》为题发表在预印本平台 arXiv 上,正在 AI 社区逐渐升温。该文章中选择了生成式奖励建模,并具体采用了逐点式的评分机制,同时开发创新的自我原则点评调优训练方法,让模型学会根据具体的输入(查询和回答)动态地、自适应地生成最相关的评价原则,并基于这些原则进行准确的批判。该训练方法在提升GRM 的性能、通用性和推理时间可扩展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功。
【数据·估值】本周整体A 股估值水平下行,万得全A 指数PE(TTM)为15.0,较上周下行0.1,处于历史估值水平的49.1%分位数。本周指数估值多数下跌,其中,社会服务、计算机和农林牧渔估值涨幅居前,汽车、电子和电力设备估值跌幅居前。
风险提示: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政策理解不全面,海外政策超预期收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