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点评:越是调整 越要敢于定价长期积极因素
一、短期市场转向务实,正在出清特朗普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负面预期。
短期调整核心是市场转向务实,先出清特朗普严厉对等关税的基本面冲击,以及资产配置环境不利对中期A 股的压制。我们提示的中短期确定性较高的判断,正快速反映在资产价格中:1. 关税的基本面影响是源自美国的衰退交易可能快速扩散。2. 国内政策对冲势在必行,但政策力度的上限是对冲外需回落的影响,中短期市场对国内政策的期待更高,要求也更高。3. 2025 年A 股总体盈利能力改善,需要以需求向上有弹性为前提(背后是供给增速回落,但绝对水平仍偏高),严厉关税影响下,A 股盈利能力向上拐点大概率推后至2026 年。4. 长期积极因素的短期积极信号尚需积累。短期的主要矛盾是基本面回落压力。
二、切莫“越调整越悲观”:全球流动性枯竭问题普遍存在,但国内政策严阵以待,稳定资本市场预期势在必行。加征关税 & 关税反击的循环强化可能只是短期叙事,是极限施压的一部分。A 股越是调整,越要看到后续特朗普政策出现掣肘有必然性,中国迎来战略机遇期的概率反倒是提升的。
市场悲观预期正在自我强化,主要的悲观预期有两方面:1. 全球权益、顺周期的商品、甚至是黄金普遍调整,反映出重大外生冲击后,流动性枯竭问题普遍存在。国内也有融资盘负循环的担忧。2. 1929 年大萧条的叙事 + 加征关税 & 关税反击的循环强化。我们认为,切莫“越调整越悲观”,线性外推悲观预期并不可取。针对市场两个主要悲观预期,我们如下讨论:1. 国内稳定资本市场政策严阵以待,避免流动性负循环是首要战术目标。
A 股快速出清后,完全可能成为全球风险资产的稳定器。2. 别低估了严厉关税对特朗普后续政策的掣肘。特朗普的民粹属性更强,民选总统以滞胀为代价做大国博弈,势必会面临约束和反弹。关税既是手段也是目标,但不是唯一的、最重要的目标(美国版化债是共识更强的政策目标)。加征关税 & 关税反击的拉锯中,我们完全可以比特朗普更有耐心。
短期关税压力很快减弱的可能性客观存在,但这种可能性正在被市场完全忽略。美国完成制造业回流/构建新的全球供应链,绝非单一任期内能够完成的目标,“分析国内更多强调困难和阻力,分析海外更多强调理想路径”肯定是一种过度悲观。
三、越是调整,越要敢于定价长期积极因素。特朗普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担忧出清后,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周期低点。继续提示A 股重拾强势的三个触发因素。
特朗普极限施压,阻碍其快速达成战术和战略目标的因素客观存在:1. 美国经济滞胀压力显著提升,特朗普政策实施面临重重阻力。2. 美国通过极限施压获取谈判筹码,但其他国家的反击可能带来高关税的骑虎难下,谈判进程反倒被拖延,美国极限施压的成果显现可能偏慢。3. 美国单边主义导向会加速其他非美经济体合作进程。4. 美国关税加征,会引发微观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应对。
调整之后,国内的中长期叙事反倒可能更加乐观。若后续特朗普政策掣肘显现,市场可能迎来一个边际改善更容易出现的窗口,包括:关税调整缓和,国内消费刺激加码,中国外循环优化等。惊涛骇浪下,中国战略机遇期可能徐徐展开,这是比中美战略僵持期更乐观的中长期预期。
继续强调A 股重拾强势的三个触发因素:1. 特朗普政策掣肘显现,外资可能继续流入A 股定价中国资产重估。2. 一带一路国家的城镇化支持外需,国内政策发力 + 经济转型,消费对内需的支持增强。这些经济结构变化落实到中微观数据改善上,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3. 科技产业趋势的进一步突破。
四、短期防御思维继续占优。看好高股息相对收益,反击资产(农产品)和对冲资产(房地产、建筑装饰、耐用消费品、服务消费)现阶段占优。维持2025 年科技结构牛判断,继续推荐国内AI 算力和应用、具身智能和低空经济。短期,科技成长是性价比率先出清的方向,后续超跌反弹,也可能是弹性更高的方向。新一轮中波段行情启动,可等待关键产业催化落地:爆款应用出现(更可能出现在互联网平台内部),国内算力产业链可能挑战前高;新的大模型性能功能的重大突破,可能开启新一轮AI 全面扩散行情。
风险提示:政策进度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