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实现“金融自主可控” 无惧关税博弈升级
核心观点
当前,在美国挥舞关税大棒为全球经济及金融体系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我国坚定推动CIPS 系统全球覆盖,布局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系统,初步实现了金融领域的自主可控,提升了随时应对金融制裁风险的能力。
我们从7 大维度对人民币国际化主题进行综合评分,得分为62.86 分,并选取18 个相关受益标的组成人民币国际化股票池,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回测2024 年3 月29 日至2025 年5 月5 日,在2025 年4 月8 日后的该指数超额收益显著。
人民币国际化:实现“金融自主可控”,无惧关税博弈升级
SWIFT 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信息传递系统,采用中心化运营模式,掌握全球跨境支付数据,美国凭借其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多次通过限制或禁止被制裁国家或实体使用SWIFT 系统来实施金融制裁,将SWIFT“武器化”。我国建立CIPS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推动CIPS 系统全球覆盖范围的扩大,积极发展央行数字货币,布局以央行数字货币为基础的mBridge“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等“去中心化”跨境支付系统项目,减少对SWIFT 报文体系的依赖,提升金融领域自主可控及应对金融制裁风险的能力。
人民币国际化概念股票池及主题指数
我们从市值容量、政策支持力度、行业覆盖面、估值水平、交易拥挤度、业绩兑现能力、未来想象空间,这7 大维度对投资主题进行评分,人民币国际化的得分为62.86 分,其中未来想象空间、交易拥挤程度、政策支持力度这3 项的得分较高。并基于跨境贸易、跨境支付、跨境物流这3 个角度选取了18 支股票构建了人民币国际化概念股票池,按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后编制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回测2024 年3 月29 日至2025 年5 月5 日相较Wind 全A 指数的超额收益为35.64%,自2025 年4 月8 日之后的超额收益为12.44%。
风险提示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全球贸易摩擦超预期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