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深度报告:关税对就业 影响有多大?
关税对就业到底有多大影响?我们预计我国出口带动的总就业人数在1.2亿人左右。不过,出口的经济占比明显高于就业占比,可能的原因是我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就业渠道不断丰富等。当前除部分被豁免商品外,美国对我国已额外加征了125%的关税,但是我们认为这种超高关税较难持续,因此采用额外加征34%的税率进行测算。关税政策或将减少0.9%-1.4%的就业,对应人数在668.4 和995.7 万人之间,短期实际的影响可能更小。从行业角度看,皮革制鞋、木材家具和电子行业的对美营收敞口较大;纺织服饰、皮革制鞋和纺织业的劳动生产率最低。综合来看,皮革制鞋、木材家具和纺织纺服行业的就业受影响最大。
我国就业环境有何变化?需求端来看:一二产就业吸纳收紧,而三产提升缓慢。总量方面,GDP 增速下台阶会导致失业率上升,我国经济增长中枢较疫情前有所回落。结构方面,我国经济由外循环转向内循环,但外循环拉动就业更多。产业方面,第一、第二产业富余劳动力或将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就业上升,但比重仍低,主因第三产业发展存在一定前提,经济发展“阈值效应”导致服务就业上升放缓。供给端来看:学历、岗位和信息等存在失配。供给端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代际财富转移,催生“全职儿女”脱离就业市场。这部分群体由于多数处于持续找工作,但不愿真正进入职场的状态,因而很容易被纳入失业的行列。第二,学历水平提升,教育失配现象严重。我国本硕毕业人数持续创新高,但职业结构无法消化快速增长的教育文凭,形成教育失配。第三,追求“铁饭碗”,加剧供需矛盾。由于稳定类岗位释放速度很难满足需求的高速增长,进一步加剧供需错配。第四,追求新型灵活就业,但或也将面临供过于求。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约占到总体就业人员规模的五分之一。第五,就业信息差仍然存在。薪酬福利是毕业生求职最看重的因素,然而实际上大家更热衷的专业岗位其实薪资并不一定比技术岗位高。
稳就业政策如何对冲?面对供需两端就业市场中的阻滞,我们认为,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继续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人员。第二,提升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服务业是我国最大的就业蓄水池,潜在增长空间巨大,我国服务行业就业环境仍有改善空间。第三,改革职业及专业教育体制,引导就业观念转变,提高劳动力基本素质水平,此外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第四,畅通供需信息,尤其是技术类岗位,搭建专业的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
第五,进一步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未来可以考虑更多发挥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力量,加快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历史经验失效;测算存在偏误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