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FOMC议息会议点评:衰退阴霾与信任危机:内外交困的美国经济
北京时间 5 月8 日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在4.25%-4.50%,与市场预期一致。鲍威尔在会后声明中表示美国经济仍稳健运行,但强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从最新数据来看,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反噬作用已初现端倪。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边际降温,企业在政策不确定性下趋于保守。另一方面,实际通胀降温放缓,通胀预期持续攀升。同时,美国一季度经济增长陷入萎缩,环比折年率录得负数。鲍威尔指出当前就业和通胀恶化的风险均有抬升,并表示保持货币政策连贯性能够使得联储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经济变化。总体来看,美国经济正陷入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
关税推升通胀预期,压缩货币政策空间。高利率环境下面对财政与经济双重压力,特朗普政府对联储施加降息压力,试图挑战货币政策独立性,反而引发市场担忧,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强化政策困境。当前,留给联储静观其变的窗口正在收窄,过度观望可能会错失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最佳时点。联储需在支持经济和管理通胀之间做出抉择。从本次会议释放的信号来看,联储仍保持高度谨慎,短期内将继续观察劳动力与通胀数据的演变,以决定政策调整的时机与力度。考虑到经济恶化风险显著抬升,我们预计美联储最早于6 月进一步降息,全年降息3 至4 次,共计75-100 个基点。
关税反噬初现,联储静观其变。本次议息会议中,美联储决议保持基准利率不变在4.25%-4.50%,与市场预期一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后声明中指出,尽管当前经济面临较大波动,美国经济仍稳健运行。近期数据显示关税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反噬作用已初现端倪:劳动力市场边际走弱,季度通胀环比抬升,一季度经济增长陷入萎缩。一方面,劳动力市场边际走弱。4 月非农就业人口增长17.7 万人,失业率保持在4.2%,整体仍属温和。然而,就业数据出现分化,ADP 数据显示美国4 月就业人数增长6.2 万人,与市场预期的11.5 万人相去甚远,为九个月以来最低增长。ADP 就业调查范围主要集中在私营部门,显示企业在面对消费者不确定性下扩张放缓。另一方面,实际通胀降温放缓。美国一季度核心PCE 物价指数年化季率初值录得3.5%,超出预期的3.1%,相比前值2.6%显著抬升。尽管从同比数据来看,通胀水平有所回落,3 月PCE 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3%,但季度环比数据的抬升显示通胀降温趋势可能放缓,同比数据的好转或受基数效应影响。同时,通胀预期进一步攀升。密歇根大学消费者调查显示,4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进一步下降至52.2,未来一年美国通胀预期从上一个月的5.0%上升至6.5%,长期通胀预期从上个月的4.1%升至4.4%。通胀预期影响各部门投资消费决策,往往对实际通胀水平形成前瞻性指引。若通胀预期持续高位,美联储可能需要继续延长紧缩政策,以防止攀升的预期进一步向实际通胀传导。鲍威尔表示,关税带来的经济冲击比联储此前预期的更为显著,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就业和通胀恶化的风险已经抬升。为了更好的完成其双重使命,评估关税政策的影响,稳定通胀预期,联储选择维持现有政策,以避免过度反应引发市场的不安。鲍威尔表示,联储将密切关注关税对经济的进一步影响,并将在未来的会议中根据经济数据作出调整。
衰退与滞胀担忧升温,一季度经济增速显著恶化。2025 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初值录得-0.3%,较2024 年四季度的2.4%大幅下滑,主要由于进口增长和政府支出减少。进口激增反映了企业为规避即将生效的关税所进行的提前采购活动。虽然私人投资、消费支出及出口仍维持扩张,占经济总量三分之二以上的个人消费支出环比仅增长1.8%,相比2024 年四季度4%的增长率大幅回落。虽然这暂时难以界定为经济的全面衰退,但若政策不确定性持续压制美 国二季度经济增速,美国经济则将陷入广泛意义上的技术型衰退。此前,IMF在4 月的经济展望中已将美国2025 年全年GDP 增速预测下调0.9 个百分点至1.8%,以反映关税政策的短期冲击、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国内生产效率下降等长期结构性影响。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市场对其政策制定、财政管理以及美元地位的三大信任危机。一是政策不确定性。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关税政策引发市场对美国经济政策连贯性的质疑。频繁变动的贸易政策增加了企业预期管理的难度,削弱了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加剧了跨国企业对美国营商环境的担忧,进而抑制中长期投资活动。二是财政可持续性面临压力。联邦政府债务规模持续攀升,赤字水平维持高位,引发市场对财政政策空间和偿债能力的广泛担忧。在利率中枢维持高位的背景下,未来债务利息支出或大幅上升,推动美国国债风险溢价上行,进而影响整体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融资成本。若未来特朗普政府试图进一步推进减税政策,美国债务问题可能雪上加霜。三是美元地位的潜在动摇。随着全球经济多极化趋势加深以及对多元化结算体系的探索不断推进,美元在全球储备体系中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若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发酵,或将加速全球储备资产的再配置,弱化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美国经济自我强化的负向循环与联储逐渐收窄的等待空间。当前,美国经济正陷入一个自我强化的负向循环:关税政策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客观上亟需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同放松以对冲影响。但关税构成典型的供给侧通胀冲击,已推升市场通胀预期,使联储难以宽松货币政策。高利率环境下融资成本和利息支出持续压缩财政空间。在财政和经济双重压力下,特朗普政府试图对美联储施加降息压力,挑战其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一举措反而引发市场对联储政策持续性的广泛担忧,削弱联储政策预期锚定的功能,进一步推升通胀预期,减少货币政策空间,形成“政策受限—预期紊乱—经济承压”的恶性循环。这一闭环困局对美联储形成双重挑战:既要避免在通胀预期上行的背景下贸然降息扰乱市场预期,又须警惕经济边际放缓所积聚的滞后性风险。当下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如何在政策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动态调整货币政策路径。尽管现阶段关税政策仍处于持续谈判与修改中,政策不确定性已在蚕食市场对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的信心。鲍威尔表示联储在平衡控制通胀与支持就业目标时,将动态评估经济所处的位置与政策传导的时滞效应。此前,美联储理事库格勒曾强调货币政策的滞后性,尤其是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效果,通常需一至两年方能体现。
正因如此,过度依赖“静观其变”策略可能使联储错失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关键时机。当前,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边际走弱,全球外部环境趋于复杂,留给联储静观其变的窗口正在收窄。政策制定亟需强化前瞻性与主动性,通过持续评估多重冲击的滞后效应,提前研判政策调整的必要性、节奏与力度。在内外部经济压力与政策传导时滞的考量下,我们预计美联储最早于6 月进一步降息,全年降息3 至4 次,共计75-100 个基点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