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半月观:新变化、新动作
近半月,4.25 召开政治局会议、5.7 发布金融一揽子金融政策,中美已开启首轮会谈。
我们对每半月重大政策进行跟踪:1)中央、部委重要会议与政策;2)地方政策;3)行业与产业政策。本期为近半月(2025.4.21-5.11)的政策跟踪。
核心结论:近半月政策仍聚焦应对关税冲击,内外部均有新变化,具体有5 大焦点:一是外部关系有新动作,包括5.9-5.12 副总理何立峰访问瑞士,并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5.8 总书记同俄罗斯总统举行会谈,并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5.6 外交部宣布中欧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二是4.25政治局会议,集中呈现了国家应对关税的经济思路,政策执行上也有不少新提法、新要求,随后4.28 国新办发布会“预告”了5 方面增量政策(下文有梳理),5.7“一行一局一会”也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三是4.30 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要求“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稳步推动共同富裕”等;5.9 国常会对应要求自觉对标对表,合理确定各领域目标任务,并深入谋划重点工作,关注年内各部门围绕“十五五”规划可能的讨论。四是5.7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5 条举措督促基金公司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五是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其中,广东特别提到稳外贸,包括尽早尽快推出更多激励性政策、积极推动出口转内销,天津推出算力券、以合同金额10%的比例提供补贴,用于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其他可关注,4 月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央行1 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一线城市均已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等。
往后看,不少增量政策应还在路上,尤其是财政发力、扩内需、稳外贸等,可能的包括增加预算、增发国债或专项债、“两新”“两重”加力扩围、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加力推动城市更新等。我们也继续提示:是时候政策加紧发力了,不宜“等到花儿枯萎了再浇水”。短期有3 点关注:中美首轮会谈结果、地产销售和出口实际下滑幅度、已有政策落地效果。
一、重要会议与政策:关注中美会谈进展,更多增量政策加速出台。
1、重要会议:内外部均有新变化,中美会谈、政治局会议部署增量政策。
>外部关系新动作:1)5.9-5.12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访问瑞士,期间,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举行会谈,近日有望发布相关会谈结果;2)5.8 总书记同俄罗斯总统举行会谈,并签署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双方交换20 多份双边合作文本,涵盖全球战略稳定、维护国际法权威、生物安全、投资保护、数字经济、检疫、电影合作等领域;3)5.6 外交部介绍,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5.7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如期而至、揭开了新一批增量政策的序幕,既有着眼当下的“放水”、“真金白银”支持、也有布局长远的制度安排;对比去年924,相同的是均为盘前9 点发布、三部门一把手出席、系列组合拳出击,不同之处是去年924 属于大超预期、也是大转向,本次则属于预期之内、是4.25 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落地。往后看,不少增量政策应还在路上,尤其是财政发力、扩内需、稳外贸等。
>4.30 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提出几点要求,要求““前瞻性把握国际形势发展变化、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稳步推动共同富裕”等;5.9 国常会对应要求准确把握上述“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自觉对标对表,合理确定各领域目标任务,并深入谋划重点工作,关注各部门可能的讨论。
>4.28 国新办发布会预告后续5 方面“增量”政策,具体看,包括:1)稳 就业,将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2)稳外贸,将加大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相关的“真金白银”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3)促消费,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鼓励相关地区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等;4)扩投资,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等;5)稳预期,多举措稳定楼市股市、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
>4.25 政治局会议,这是一次关键窗口期的关键会议,集中呈现了国家应对关税的经济思路,包括政策执行上,不少新提法、新要求,尤其是:“稳就业、稳企业”位居“四稳”之首,重点针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首提“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首提“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并要求“尽快清理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两新”加力扩围提质,以旧换新规模大概率加码;更突出“城市更新、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首提“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等。
2、部委政策:关注MLF 超额续作、新版市场准入清单、民营经济促进法。
>5.9 央行1 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重点关注两方面:一是从“三个平衡”到“四个平衡”,新增强调平衡好“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自身健康性的关系”,表明央行对银行净息差、持续经营问题更加重视,还明确指出“降低银行负债成本”,预计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有望很快落地;二是新增“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对央行操作模式做了更加明确的阐述,未来央行操作的“缩减原则”和“相机抉择”特征将更加突出。此外,本次报告专栏多达6 个(此前4 个居多),讨论了我国物价低位运行的根本原因、中美日债务持续性情况等。
>4.25 央行MLF 超额续作,本次是去年8 月以来第二次超额续作,且本次续作规模明显高于上次,MLF 净投放资金规模达5000 亿、相当于降准25BP,主要考量仍是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对流动性需求增加。
>4.24 发改委等发布《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 年版)》,由2022 年版的117 项缩减至106 项,删除了8 条全国性措施(涉及公章刻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等)。此外,规范新业态新领域准入,涉及无人驾驶航空器、新型烟草制品、药品药械网络销售、互联网信息服务等。
>其他可关注:4.30 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5.3 财政部《求是》发文《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科学设计与成功实践》;近期商务部指导各地举办的“外贸优品”等产销对接活动。
二、地方政策: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广东聚焦稳外贸、天津推出算力券地方继续发力稳经济,广东特别提到稳外贸、天津推出算力券等。其中,重点关注广东、牡丹江等多地陆续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其中,广东特别提到稳外贸,包括尽早尽快推出更多激励性政策、千方百计稳住外贸基本盘、积极推动出口转内销。此外,浙江诸暨引发推动企业上市“凤凰行动”计划,天津推出算力券、以合同金额10%的比例提供补贴,用于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金融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
三、产业政策:一线城市均已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1、地方继续松地产,一线城市均已跟进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继5.7 金融一揽子政策发布后,包括一线城市在内多地均已跟进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此外,各地继续通过购房补贴等促地产消费,包括苏州举办“2025 苏心购房季”,其中,购买新房补贴0.5%,针对旧房装修部分装修材料补贴15%;厦门放松房票政策,可用于购买全市二手房,且6 个月内购买新房、竞配建房可获5%额外奖励。
2、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5.7 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5 条举措“督促基金公司、基金销售机构等行业机构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包括优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收费模式、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提升行业服务投资者的能力、提高公募基金权益投资的规模和稳定性、一体推进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政策力度、地缘博弈等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