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视角:美英贸易协议框架能作“范例”吗?
5 月8 日美国宣布与英国就贸易协议框架达成一致,这是4 月2 日对等关税宣布以来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达成的首个贸易协议框架。虽然目前为止英美贸易协议框架目前仍然缺少细节,覆盖范围有限,但市场由此对美国和其他国家达成较为温和的关税协议框架预期升高、风险偏好有所回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美英有特殊的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均为贸易逆差国,英国对美贸易亦为逆差,且英国关键商品对美出口总额较小。所以,美英达成协议,尤其就钢铝和汽车出口关税降级形成共识,有其特殊性,他国难以简单复制。我们预计其他贸易大国如欧盟、日本等与美国的贸易谈判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对于中国而言,短期降低关税冲击强度的必要性上升,两国或达成阶段性协议(参见《推演美中关税“降级”的可能性和路径》,2025/4/28),但两国就贸易问题形成长期共识仍有较大阻力。
1. 5 月8 日英美达成贸易协议框架,但最终细节仍待落定5 月8 日英美达成贸易协议框架,但最终细节仍有待落定。美国总统特朗普8 日在白宫宣布,美国与英国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框架,虽然保留10%的对等关税,但部分降低了对英国的关税,并承诺行业关税给予英国优惠,具体包括:
部分撤回钢铝和汽车关税、增加牛肉和乙醇等产品进口、扩大双方产品的市场准入、降低非贸易壁垒等。值得注意的是,英美协议框架中包含针对其他国家的条款:例如,协议框架要求利用原产地规则防止第三国规避关税、加强海关合作打击逃避机制和非法转运以及协调应对第三国非市场政策等条款。此外,《每日电讯报》称,根据协议条款,英国可能给予了美国对其他国家在英国投资的“某种否决权”1。但是,当前协议大纲诸多细节尚待敲定,特朗普表示,协议的最终细节将在接下来几周内敲定,但纽约时报认为,英美敲定最终的条款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2。
2. 美英关税协议覆盖范围有限,实质性内容是降低英国钢铝、汽车出口关税我们认为,英美贸易协议框架覆盖范围有限。美国对英国加征的10%对等关税目前仍然保留;框架中涉及的较多内容已在此前的英美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涉及,例如非关税壁垒、数字贸易等,并没有太多实质性新增内容;英美协调降低各自重要领域商品的关税,仍需要时间落地,而扩大牛肉/乙醇进口宏观层面影响有限。英美目前的贸易协议框架避开了两国之间长期存在的争端,例如英国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的数字服务税以及禁止“氯化鸡”3等产品进入英国4。特朗普高级贸易顾问纳瓦罗表示,美国仍在与英国就数字服务税进行谈判,这对特朗普总统来说意义重大。此外,当前的贸易协议框架也没有涉及英美之间更加重要的服务贸易。
贸易协议框架中实质性的内容是降低钢铝、汽车关税。特朗普就任以来,美国对自英国进口加征了行业关税(钢铝、汽车及零部件)以及对等关税(占进口的60%,税率为10%),目前仍有23%的进口因可能被加征行业关税而被豁免关税(图表3),上述关税合计推高英国对美出口的关税税率10.3pp 至11.3%。根据英美达成的协议5,钢铝关税可能被下调至0%,而配额内6的汽车关税从25%降至10%,这将降低英国进口关税税率2.7pp(图表5)。这意味着,即使降低了钢铝、汽车关税,特朗普就任以来仍然对英国额外加征关税7.6pp,英国对美国出口的加权关税税率将上升至8.6%。若医药、半导体等行业关税落地,虽然英国可能获得更加优惠的税率,但面临的关税仍然会进一步上升。
3. 特朗普急于与英国达成该贸易框架可能是为了展现关税上的进展以安抚选民和市场特朗普急于与英国达成该贸易框架可能是为了展现关税上的进展以安抚选民和市场。4 月2 日特朗普加征对等关税以来,美国金融市场出现明显动荡,美债市场也一度出现流动性问题,特朗普民调回落,最终导致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1 https://www.telegraph.co.uk/politics/2025/05/08/starmer-hands-trump-veto-on-chinese-investment-in-uk/2 http://www.news.cn/world/20250509/99f7282845a645728781d1f120752d9c/c.html3 美国鸡肉屠宰后通常会用氯化溶液清洗,以杀死细菌,但英国和欧盟都禁止进口这种鸡肉。
4
https://www.economist.com/finance-and-economics/2025/05/08/trumps-trade-deal-with-britain-will-worry-allies-and-rivals-alike
5 目前仍然缺乏细节,美国还没有公布哪些商品会减免关税,例如,卢特尼克表示,美国还同意允许劳斯莱斯喷气发动机及其零部件免关税进口,这个在白宫的新闻稿中没有提及。
6 2024 年美国自英国汽车进口量为10 万辆,当前的配额基本能够满足英国的出口需求。
的转向。虽然当前跟英国达成的贸易框架仅覆盖有限的内容,缺乏细节,特朗普急于宣布该协议可能主要是为了展现美国在关税谈判上的进展7,从而安抚选民以及金融市场。例如Politico 认为,特朗普急于在5 月13 日到16 日中东访问之前取得关税上的胜利。可以作为佐证的是,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原本没有计划在5 月8 日宣布一项贸易协议8。
媒体报道称9,特朗普在宣布达成协议前致电英国首相,降低英国对美国乙醇和猪肉出口的关税,英国同意了前者但没有同意后者,英国驻美国大使曼德尔森称之为“最后一刻的干预”。
4. 美英达成协议,尤其就钢铝和汽车出口关税降级形成共识,有其特殊性,他国难以简单复制第一,英美长期以来存在特殊战略伙伴关系,且英国首相斯塔默与特朗普维持了较好的个人关系。历任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均强调英美之间所存在的特殊战略伙伴关系,而英国首相斯塔默在特朗普上台以来与其维持了较为融洽的关系10。尽管斯塔默在担任反对党领袖期间曾对特朗普持批评态度,但自2024 年成为首相后,他迅速调整立场,主动与特朗普建立沟通渠道。2024 年9 月,斯塔默在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首次与时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会面,双方表示愿意建立工作关系。2025 年2 月,斯塔默访问白宫,与特朗普讨论了对乌克兰的支持以及潜在的和平协议,并递交了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的亲笔信,邀请特朗普进行历史性的第二次国事访问11。此外,英国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已经持续数年,达成协议的难度也相对更小。2020 年5 月英国和美国启动自由贸易协议谈判,并进行了五轮谈判,因美国政府换届而暂停;2023 年6 月英美签署《大西洋宣言》(Atlantic Declaration),启动“经济伙伴关系对话(EPD)”12,涵盖贸易便利化、数字贸易、政府采购、出口管制、劳工和环保等议题。
第二,英美两国均为贸易逆差国。与欧盟以及日本等美国其他“盟友”不同,英国与美国一样,均为长期贸易逆差国,美国和英国分别自1975 年、自1982 年以来均未录得年度货物贸易顺差(图表6),而日本和欧盟则大部分保持顺差。2024年美国和英国贸易逆差为12023 亿美元和2890 亿美元,欧盟录得顺差1600 亿美元,日本则仅录得逆差350 亿美元。
第三,美国对英国为贸易顺差,且金额较小。2024 年美国自英国进口规模为681 亿美元(占总进口的2%),对英国出口为799 亿美元,对英国顺差规模为119 亿美元,是美国进口超过1%的国家和地区中唯一一个美国是顺差的国家,因此达成协议的难度较小。此外,2024 年美国在英国货物出口中占比为14.6%,而美国在欧盟、日本总出口中的占比分别为22%、21%,显著更大。
第四,英国关键商品对美出口总额较小和/或对美国本土供应商冲击较小。结合美国与他国贸易谈判诉求、制造业回流的目标以及对特定行业的保护性关税来看,美国较为关注的关键出口产品为能源、钢铝、汽车、农产品以及军事设备13。
2024 年,英国对美能源、钢铝、汽车、农产品四项出口总金额分别为32、13、115、2 亿美元,分别占同品类美国总进口的1.3%、1.2%、3.0%、0.3%。这四项出口占美国总进口的比例较低,且对美国本土供应商冲击较小。
5. 虽然不可复制,但美英协议仍有一定借鉴意义虽然不可复制,但美英协议仍能够对其他国家与美国的谈判提供一定借鉴意义。预计10%(或以上)的基础关税将保留,行业关税能有一定的谈判空间,各国对美国的让步主要是加大购买和扩大产品准入,特朗普在谈判过程中可能保留较大的灵活性,不排除将争议留待以后谈判的可能性。即使美国与其他国家最终达成协议,但仍会保留较高的关税税率,美国经济增长动能仍然面临下行风险。
1) 第一,10%的最低关税税率或将保留。目前美国进口商品中的一半左右被加征10%的基础关税,即使各国与美国达成最终的协议,但上述最低关税税率将得到保留。例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表示,10%的基础关税仍然是“底线”,但许多国家将面临更高的税率,除非积极开放经济14。
2) 第二,行业层面关税存在下调的空间。英美贸易协议框架中用配额换取汽车关税从25%下降至10%,这一模式有可能被引用到美国与日本、韩国、德国等对美汽车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但配额以及税率取决于对美让步的情况,不排除各国出现差异化的关税税率。目前还没有公布的药品、铜、半导体等行业层面关税也有可能会采取类似的模式。
3) 第三,各国对美国的让步主要是加大购买以及扩大产品准入。英美贸易协议框架显示,英国对美国的最重要让步是承诺增加飞机、农产品等商品进口,并降低美国商品的市场准入。预计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中,其他国家也可 能会在农产品、能源、武器、飞机等进口上对美国让步,并降低对美国关税或者扩大对美国商品的市场准入。
4) 第四,特朗普在谈判中保留了较大的灵活性。英美当前贸易协议框架缺乏细节,且在数字服务税等议题上尚未达成一致,特朗普为了安抚市场和民众而较快宣布达成了协议。因此,虽然预计美国与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贸易协议谈判难度较大,需要的时间较长,但不排除在经济和市场压力下,特朗普试图快速取得成果,先宣布达成框架协议,然后将争议留待以后再进行谈判。但这也意味着,贸易谈判的过程可能存在多次反复。
5) 第五,即使美国与其他国家最终达成协议,预计美国加权进口关税税率仍会上升10 个百分点以上。从英美贸易协议框架来看,未来美国对其他国家的关税税率可能包括两部分,一是,对等关税,最低10%,不同国家税率存在差异,二是部分战略性行业实施配额和10%以上关税。因此,美国对各国加征关税税率上升幅度至少是10%,考虑到部分国家关税税率可能显著更高,因此美国加权进口关税税率虽然从当前的20%左右下降,但仍然会在10个百分点以上。这虽然降低了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但是经济明显放缓的压力始终存在,且贸易谈判中还可能出现反复,从而对经济和市场带来冲击。
6. 美国和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日本、欧盟的谈判仍将面临较大阻力往前看,美国还可能与印度达成类似英国的贸易协议框架。印度在美国进口中占比仅为2.7%,美国对印度的逆差规模仅为457 亿美元,低于中国、欧盟、日本、越南等国(图表7)。此前,媒体多次报道,美国与印度之间的谈判进展较快,印度一度被认为可能率先与美国达成协议。例如,美国副总统万斯在4 月访问印度时宣布,美国已与印度达成第一阶段协议;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印度可能成为下个达成协议的国家15。根据路透的报道16,印度提议将自美进口的关税从13%左右大幅降至4%以下,涵盖所有产品类别;作为交换,印度希望美国为其珠宝、纺织品、化工和农产品等关键出口行业提供优惠市场准入,并对其出口产品实施全面的关税豁免。此外,印度还提议放宽对美国高价值商品(如飞机、豪华汽车和医疗设备)的出口规定,并寻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半导体等领域获得与美国主要盟友(如英国和日本)同等的待遇。我们预计美国与印度达成的协议将是类似于英国的贸易协议框架,全面的贸易协议需要更长时间进行谈判。
但是,美国与其他贸易伙伴,包括日本、欧盟的谈判仍将面临较大阻力。美日贸易谈判在关键领域仍存在显著分歧,尤其是在汽车关税和农业产品进口问题上,日本甚至一度提及将美债作为谈判筹码。日本首相石破茂呼吁全面取消美国施加的汽车关税17,但从英美贸易协议可以看到即使在配额内的汽车,仍然保留了10%的汽车关税。此外,美国要求日本开放农业市场,特别是大米进口,而日本国内对大米进口实施较为严格的保护。欧盟与美国的谈判目前陷入僵局。针对美国的对等关税,欧盟提议:降低关税(例如工业品零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加欧洲对美投资、在应对不公平竞争等战略挑战方面加强合作,以及购买更多美国商品18,但上述提议尚未得到美国的回应。与此同时,欧盟也在准备反制措施并向世贸组织提出诉讼。5 月8 日欧盟公布了对美反制计划的细节,包括对价值950 亿欧元(1080 亿美元)的美国出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包括飞机、美国汽车和波本威士忌。
7. 对于中国而言,短期降低关税冲击“烈度”的必要性上升,两国或达成阶段性协议;然而,两国就贸易问题形成长期共识仍有较大阻力
当前高烈度的关税水平或难以持续,短期双方均有降温需求。对等关税以来,美对华关税已升至145%的高点,严重冲击中美贸易。一方面,美国自中国进口集装箱订单大幅回落(图表9),未来或对中国增长带来下行压力,而部分产品如药品等仍未完全实现国产替代,中国对美进口产品亦有一定需求。另一方面,美国在家具、服饰等零售品严重依赖中国进口,6 月后可能其国内短缺加大。根据洛杉矶港负责人表态,美国零售商库存仅能支撑约5-7 周,考虑到当前关税适用于4 月10 日之后装船的中国出口货物,加之中国至美航运在40 天左右,关税对美国国内价格压力或在6 月出现。
近期中美在瑞士举行首次经贸磋商,两国或达成阶段性协议,但我们认为中美两国就贸易问题形成长期共识仍有较大阻力。4 月下旬以来,美方开始主动表态当前美中关税水平不可持续,释放接触意愿。5 月2 日,中国商务部亦表态积极,表示近期美方多次向中方表达谈判意愿,中方正在评估。而5 月9 日-12 日,双方高层于瑞士开启首次经贸磋商,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此外,特朗普也对双方会晤做出积极表态,5 月11 日,在Truth Social 上表示19“今天在瑞士与中国进行了一次非常好的会晤;讨论了许多事情,达成了很多共识;以友好建设性的方式进行了全面谈判”。但中美两国就贸易问题形成长期共识仍有较大阻力,中美战略竞争格局可能持续。如特朗普所说,中美关税即使降级,可能也不会降到零。我们预计目前对其他国家加征10%的关税、以及对中国加征125%的“对等”关税仍不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终局(《推演美中关税“降级”的可能性和路径》,2025/4/28)
8. 此外,值得注意的事,目前美国和英国、包括此后将和很多国家以谅解备忘录的形式达成的“协议”,其长期约束性不足。不排除在短期“降温”后,关税反复仍将贯穿特朗普任期目前美国和英国、包括此后将和很多国家以谅解备忘录的形式达成的“协议”,其长期约束性不足。如前所述,美国与英国当前达成的贸易协议框架,具体的细节还有待明确,两国在诸多问题上也仍然存在分歧,后续特朗普单方面改变并无严格法律阻碍。特朗普急于达成协议很大程度是为了安抚市场和选民。未来,也不排除美国可能会与印度、日本等其他国家达成类似的“协议”,但上述协议长期可能难以对特朗普造成约束。例如特朗普在第一届任期主导了对于北美贸易区协议的重修修订,即美墨加协定,但是其上任后仍然以芬太尼、非法移民等理由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关税,实质上破坏了其主导的美墨加协定。
因此,不排除在短期“降温”后,关税反复仍将贯穿特朗普任期。特朗普就任以来,关税政策上多次出现反复,美国进口关税税率先上升后下降(图表10)。例如,1 月31 日开始对墨加加征25%的普遍关税,而在2 月3 日便暂缓1 个月;2 月18 日开始对所有国家汽车加征25%的行业关税,但在4 月30 日宣布豁免了部分汽车关税;4 月2 日宣布对全球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而4 月9 日就宣布保留10%的普遍关税的基础上,暂缓除中国外的“对等关税”90 天。
因此,不排除在短期“降温”,市场企稳后,特朗普再次调整其关税政策,以达到其缩小贸易差额、推动制造业回流、平衡财政收支、以及其他各项地缘政治相关诉求等多重目标。
风险提示:关税短期降温后再度反复,贸易共识阻力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