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东升”再强化-中美经贸会谈大超预期的4点理解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3 18:38:25 评论:0

  事件:5 月12 日15:00,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并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

      核心观点:中美首轮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超市场预期,这将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测算发现,最新美国对中国的综合关税税率下降至42.5%(2018 年以来10.9%基础关税+20%芬太尼关税+带豁免的10%全球对等关税+25%的特定行业关税),预计拖累我国出口4.0-5.2 个百分点,拖累我国GDP 0.5-0.7 个百分点,指向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大,预示不会改变我国扩张性政策的大方向,尤其是全力扩内需、大力中央加杠杆,我们也继续提示“不宜等到花儿枯萎了再浇水”。往后看,中美关税不确定性仍大,重点关注3 大方面:

      1)中美谈判进展,不排除出现关税反复的可能性;2)中美谈判议题,可能主要针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再平衡、经济安全、原产地规则、汇率等,芬太尼关税存在降低或取消可能性;3)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关注其中是否有涉及中国的条款。对国内市场,短期权益风险偏好有望提升,债券可能阶段性承压、但调整应是机会。

      1、总体看,中美首轮经贸会谈成果大超市场预期,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建立双边磋商机制,无疑是全球经济和资产价格的重大利好,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并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中国资产的投资价值。具体看,联合声明有以下要点:

      1)美国将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税率降低至34%(相当于4 月2 日的初始公布值),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 天内暂停实施,暂停期内对等关税税率为10%(给予中国与其他国家相同的待遇)。

      2)中国相应修改4 月10 日起对美关税至34%,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 天内暂停实施,暂停期内加征10%(关税对等降低);中国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 年4 月2 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稀土出口管制等,)。

      3)声明只针对4 月美国公布的对等关税和中国的相应反制,并未涉及20%的芬太尼关税和25%的特定行业关税,该类关税继续保留。

      4)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2、本次关税减免后,美国对中国的关税税率及可能影响>美对华关税税率:本次关税减免后,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实际有效关税税率暂为42.5%(特朗普上任前的10.9%基础关税+20%芬太尼关税+带豁免的10%对等关税+25%的特定行业关税);关税暂缓期结束后,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可能升至56.4%,仍需关注后续中美谈判进展。分  行业看,汽车、钢铁、电力设备、建材、机械设备关税税率最高((超超50%),煤炭、医药、电子的关税税率较低(低于35%)。

      >关税对出口影响:参照前期报告《特朗普关税“首枪”对准中加墨,影响几何?》、《特朗普对中国连加两次10%关税,影响几何?》中的测算,美国每提高1%的关税,中国对美出口金额约下降1.4%,则本轮美国对我国新增31.6%的关税((42.5%-10.9%),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下降44.2%(1.4*31.6%)。2024 年我国对美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约14.7%,若不考虑借道出口,则新增关税可能拖累我国总出口约6.5 个百分点(14.7%*44.2%)。假设本轮关税加征后我国借道出口抵消效应在20%-38.9%之间,则考虑借道出口后,新增关税对我国整体出口的拖累约为4.0-5.2 个百分点((6.5%*[1-20%]=5.2%;6.5%*[1-38.9%]=4.0%),对GDP 的拖累约为0.5-0.7 个百分点。

      >哪些行业受冲击最大:从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对美出口敞口两个维度分析,电子、纺织服饰、轻工制造、基础化工等行业商品出口受本轮关税加征冲击可能偏大。其中: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可以通过各个细分商品种类(HS10 位)美国从中国和其他地区进口单位价格比例进行判断,出口敞口用中国对美出口/中国总出口进行衡量。相对而言,出口商品价格竞争力越弱、对美出口敞口越高,加征关税冲击越大。

      3、本轮关税减免后,中国对美国的关税税率及可能影响。本次关税减免后,中国对美国商品的实际有效关税税率暂为26.9%(特朗普上任前的14.5%基础关税+针对芬太尼关税的两轮反制+10%对等反制);关税暂缓期结束后,美国对华关税税率可能升至50.9%。分行业看,从关税税率和我国对美进口依赖度两个角度分析,汽车、美容护理、农林牧渔行业的商品进口受关税冲击可能较大。

      4、往后看,中美关税不确定性仍大,重点关注3 大方面:

      >中美全面协议的签署:需要更长时间,过程也会更加波折,不排除出现关税反复的可能性。1)贝森特发言:与中国的谈判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两国之间可能会在两到三年内达成全面协议。2)上一轮贸易战经验,从2018 年2 月的中美第一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到2020 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共经历了23 个月、13 轮磋商,且期间曾出现反复:2018 年5 月-6 月中美连续进行了三轮高级别经贸磋商,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但随后于2018 年7 月,美国宣布对340 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本轮情况更为复杂,谈判过程可能更加漫长,不排除出现关税反复的可能性。3)原则性分歧:根据特朗普和贝森特的发言,对中国加关税的主要目的是贸易平衡和保护美国战略性产业,双方出发点存在根本分歧。

      >后续中美谈判的可能议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再平衡、经济安全、原产地规则、汇率等。梳理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情况,可得美国在谈判中主要有以下几类诉求:

      1)关税:芬太尼关税有降低或取消的可能性,对等关税和特定行业关税谈判难度大。我国公安部长、国家禁毒委员会主任王小洪参与了中美首轮会谈,暗示中美应已经开始就芬太尼问题进行谈判;5 月12 日美国记者会上,格里尔表示“中美双方正在就芬太尼(fentanyl)问题进行建设性对话”;加征芬太尼关税的行政令中也提到“关税将一直有  效,直到毒品和非法移民停止对美国的入侵”,也即给出了芬太尼关税的退出路径。后续中美可能进一步谈判,芬太尼关税有降低或取消的可能性。就其他关税而言,对等关费用于平衡对华贸易逆差、筹集财政收入,特定行业关费用于恢复美国战略性制造业,谈判难度超较大。

      2)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主要涉及针对美国企业的市场准入、数字服务税、增值税、倾销、出口补贴等问题,后续应也是中美谈判重点。

      3)贸易再平衡:主要要求其他国家扩大对美进口规模,以平衡双边贸易逆差,一般涉及能源类商品和农产品等。

      4)经济安全:包括对战略性商品的出口管制,如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美国AI 芯片出口管制等,此外还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5)其他:主要包括产品原产地规则问题和汇率问题。

      >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美国在与越南谈判过程中,要求越南严查“中国借道越南出口以规避关税等贸易欺诈行为”;此外,在美国施压下,墨西哥提高对中国部分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为5%~50%。后续紧盯美国与其他国家的谈判进展,关注其中是否有涉及中国的条款。

      风险提示:美国关税政策超预期、中美谈判进展超预期、测算误差。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熊园/薛舒宁 日期:2025-05-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