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2025年信用风险展望:"双宽松"下稳中求进“内外兼修”和而不同
2024年,我国银行业信用质量稳定,围绕做好“五篇大文章”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防范化解中小银行等重点领域风险;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促进金融机构贷款稳量降价。预计2025年,我国银行业整体信用质量保持稳定,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施,将对信贷总量增长和流动性管控形成支撑,但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亦将加大对区域性银行盈利稳定性的考验,且随着业务规模扩张,资本补充需求仍较为迫切,需关注弱资质主体的信用质量。
行业政策:预计2025年,监管引导银行业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主线不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金融总量实现平稳增长。
经营规模:预计2025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实施,有望加大对信贷总量的拉动;同时金融资源供给仍将注重结构优化和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资产质量:预计2025年,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深入、房地产利好政策加码等有助于缓释商业银行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盈利能力:预计2025年,政策将引导市场利率进一步下行,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承压,区域性银行盈利能力稳定性面临考验有所加大。
流动性水平:预计2025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控提供保障,商业银行整体流动性将保持充足。
资本充足性:预计2025年,特别国债将对国有大型银行资本形成有力补充,区域性银行资本补充需求仍较为迫切。
债务融资:预计2025年,银行专项金融债发行有望保持活跃,“二永债”发行规模或将有所回落,TLAC非资本债发行或将继续放量。
信用质量:预计2025年,我国银行业整体信用质量保持稳定,但仍需关注经济发展较弱区域的银行信用质量。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