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双周报:扩内需仍待政策加力
核心观点:2024年全年经济数据基本披露完毕,“924”以来一系列的政策落地,推动Q4GDP增速超预期走高,但从12月的数据来看,供强于需的特征仍然明显,内需修复上仍需政策加力。特朗普即将宣誓就职,关注其政策主张的兑现。从近期的一些事件上中美关系或存阶段性缓和的可能,这或使即将迎来关税压力的出口短期压力不会太大。国内货币政策来看,汇率的约束仍然相对较强,未来美国通胀若能延续回落,降息预期提前或缓解汇率压力。央行暂停国债买入,10Y国债收益率反弹,近两周红利调整,A股小市值风格相对占优。
金融数据边际改善。从12月金融数据的结构上来看,化债依然是主要线索, 政府债券融资维持高增,居民贷款边际改善,但企业中长期贷款低增,反映融资需求仍然不强。在企业流动性改善下,M1、M2增速降幅继续收窄;在地方政府债高增的支撑下,社融增速也有所提升。
稳汇率仍是近期重点。国内来看,1月14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央行提到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延续Q4货币政策报告提到的“三个坚决”的精神。近期,央行多举措稳汇率,包括在离岸市场发行600亿央票,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以及暂停公开市场买入国债操作隐含的稳汇率作用。国外来看,降息预期的波动对汇率约束也存在影响。此前超预期的12月非农数据以及ISM非制造PMI,均推升了市场交易再通胀的逻辑,但12月美国核心通胀的回落使市场预期美联储降息的节奏重新有所提前。从全年来看,特朗普的政策依然使美国通胀存在不确定性,也将影响市场的交易逻辑在降息和再通胀之间来回切换,汇率约束下,这将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窗口期。
Q4经济增速超预期,但仍需政策呵护。2024年Q4GDP不变价当季同比5.4%,高于wind一致预期的5.07%,全年实现两会既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名义GDP增速有较大程度的改善,Q4当季同比大幅回升至7.43%,反映价格水平的单季度GDP平减指数在连续6个季度为负后重新转正。结构上,第三产业在四季度的支撑明显。12月的经济数据反映供给仍然强于需求。总的来看,2024Q4GDP增速明显回升,是“924”以来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落地效果的验证。从2025年来看,预计GDP增速目标或仍维持5%左右安排,扩内需一方面需要政策的持续性,另一方面也需要政策力度上的进一步加码。
2024年顺差创新高,关注中美关系阶段性缓和的可能性。2024年12月出口当月同比10.7%,增速再次来到年内高位,全年实现贸易顺差9921.5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在外需仍保持相对韧性的情况下,“抢出口”进一步推动了出口增速的走高。美国普遍性关税的落地可能性增加。1月14日,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设立“对外税务局”,负责征收“关税、各种税和所有来自外国的收入”。虽然尚未明确其中细节,但从单独设立对外税务局的角度来考虑,其关税政策落地的节奏可能较快,且兑现其承诺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可能性较大。中美关系有阶段性缓和的可能。1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应约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中国此次由国家副主席韩正赴美出席总统就职典礼,均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美国方面,当地时间1月15日,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正在考虑在上任后发布一项行政命令,暂停执行TikTok销售或禁止法60至90天。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缓和可能,普遍性关税背景下中国与非美国家的贸易关系存在提升的可能,虽然出口仍面临不确定性,但短期维持韧性的可能性在增加。
近两周A股小市值风格占优。近10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上涨0.95%,同期创业板指上涨2.54%,科创50指数上涨2.56%。近两周,发改委、央行、财政部等多部门召开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但增量政策仍可能需要等待两会后落地。从市场风格来看,10Y国债收益率有所反弹,大市值风格的红利指数震荡调整,小市值风格总体占优。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