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金股策略:金融行情未结束 成长题材轮动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02 14:12:32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股指突破关键点位,短期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但下一阶段指数并非是短期看点。增量经济政策与创新举措支持风险偏好。金融行情未结束,成长题材轮动。
投资要点:
7月组合:、 海外科技:腾讯控股;2、银行:建设银行;3、非银:
东方财富/新华保险;4、电子:中芯国际/兴森科技;5、机械:恒立液压/兆威机电;6、军工:中航沈飞;7、计算机:新大陆;8、通信:
中国电信;9、有色:锡业股份;10、煤炭:陕西煤业;11、农业:
牧原股份;12、交运:中国国航;13、医药:美诺华;14、社服零售:天立国际控股;15、家电:美的集团;16、公用事业:华电国际电力股份/申能股份。
大势研判:关键点位突破,股指仍有一定空间。淡化指数,重视成长。2025 年中国股市估值逻辑在内不在外,根本动力来自中国产业创新的不断涌现与股市贴现率的系统性降低,推动增量入市。外部局势的缓和,更强化了内部确定性逻辑的延展。因此,我们判断7月底之前股市仍有上升空间:1)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实质性降低,中长期资金和民间资本入市已进入历史转折点。2)人民币由过去的贬值预期转向稳定甚至略升值的预期,也是中国资产重估的重要推力。3)及时、得当与合理的宏观政策,更重视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对于改变投资人面对风险的保守态度具有关键意义。但也应留意,股市并非今日起涨,也有夯实必要。股指拉升之后虽然短期仍有一定空间,但下一阶段,股指或横盘震荡不再是短期看点,投资上应更多聚焦结构表现。
与众不同的认识:经济预期正在出现积极转变,这并不是短期现象。
在遍历冲击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是充分的,在过去三年股市不仅计价了当期压力也计价了长期挑战,预期的区间下限在极低水平。中国经济的症结看似在房地产但药方却不在房地产。2025 以来,国防科技振奋人心,DeepSeek 横空出世;消费层面“苏超”持续火热,哪吒、Labubu 等文化潮流出圈。我们认为中国持续耕耘的“供给创新”正在推动“需求创造”,宏观政策托住传统的同时支持消费/创新与注重长期,数据上2025 年新老经济的资本开支摆脱下行局面进入分化上升,商业机会与经济预期出现积极转变,区间的上限正在打开,这是过去2-3 年所不具备或没那么显性的。
共识外的变化,2025 年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无风险利率下降。
股市的无风险利率是投资人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过去三年内外部过高的机会成本阻碍了投资人的入市意愿。历史上中国股市每一轮大行情大多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背后是高收益无风险资产的消减,投资人对固定收益产品兴趣下降,对股票与权益产品兴趣上升,带动存款搬家与增量入市,也往往伴随某一类投资工具的壮大。近十年以来,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降经历了两次:1)第一次:
2014-2015 年行情,信托产品打破刚兑,居民增量入市。2)第二次:
2019-2021 年行情,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主动公募基金迎来黄金发展期。眼下我们认为将出现第三次增量入市:2024 年末长债利率破2%。市场利率降至低位,票息收益有限,价差收益困难,无风险收益进一步降低,叠加美元资产转弱,中国股市新一轮增量资本入市条件形成,这是过去三年没有的变化应高度重视。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奕/苏徽 日期:2025-07-02
股指突破关键点位,短期仍有一定上升空间,但下一阶段指数并非是短期看点。增量经济政策与创新举措支持风险偏好。金融行情未结束,成长题材轮动。
投资要点:
7月组合:、 海外科技:腾讯控股;2、银行:建设银行;3、非银:
东方财富/新华保险;4、电子:中芯国际/兴森科技;5、机械:恒立液压/兆威机电;6、军工:中航沈飞;7、计算机:新大陆;8、通信:
中国电信;9、有色:锡业股份;10、煤炭:陕西煤业;11、农业:
牧原股份;12、交运:中国国航;13、医药:美诺华;14、社服零售:天立国际控股;15、家电:美的集团;16、公用事业:华电国际电力股份/申能股份。
大势研判:关键点位突破,股指仍有一定空间。淡化指数,重视成长。2025 年中国股市估值逻辑在内不在外,根本动力来自中国产业创新的不断涌现与股市贴现率的系统性降低,推动增量入市。外部局势的缓和,更强化了内部确定性逻辑的延展。因此,我们判断7月底之前股市仍有上升空间:1)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实质性降低,中长期资金和民间资本入市已进入历史转折点。2)人民币由过去的贬值预期转向稳定甚至略升值的预期,也是中国资产重估的重要推力。3)及时、得当与合理的宏观政策,更重视投资者回报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对于改变投资人面对风险的保守态度具有关键意义。但也应留意,股市并非今日起涨,也有夯实必要。股指拉升之后虽然短期仍有一定空间,但下一阶段,股指或横盘震荡不再是短期看点,投资上应更多聚焦结构表现。
与众不同的认识:经济预期正在出现积极转变,这并不是短期现象。
在遍历冲击后,投资人对经济形势的认识是充分的,在过去三年股市不仅计价了当期压力也计价了长期挑战,预期的区间下限在极低水平。中国经济的症结看似在房地产但药方却不在房地产。2025 以来,国防科技振奋人心,DeepSeek 横空出世;消费层面“苏超”持续火热,哪吒、Labubu 等文化潮流出圈。我们认为中国持续耕耘的“供给创新”正在推动“需求创造”,宏观政策托住传统的同时支持消费/创新与注重长期,数据上2025 年新老经济的资本开支摆脱下行局面进入分化上升,商业机会与经济预期出现积极转变,区间的上限正在打开,这是过去2-3 年所不具备或没那么显性的。
共识外的变化,2025 年中国股市上升的关键动力:无风险利率下降。
股市的无风险利率是投资人投资股票的机会成本,过去三年内外部过高的机会成本阻碍了投资人的入市意愿。历史上中国股市每一轮大行情大多伴随无风险利率下行,背后是高收益无风险资产的消减,投资人对固定收益产品兴趣下降,对股票与权益产品兴趣上升,带动存款搬家与增量入市,也往往伴随某一类投资工具的壮大。近十年以来,中国股市的无风险利率系统性下降经历了两次:1)第一次:
2014-2015 年行情,信托产品打破刚兑,居民增量入市。2)第二次:
2019-2021 年行情,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主动公募基金迎来黄金发展期。眼下我们认为将出现第三次增量入市:2024 年末长债利率破2%。市场利率降至低位,票息收益有限,价差收益困难,无风险收益进一步降低,叠加美元资产转弱,中国股市新一轮增量资本入市条件形成,这是过去三年没有的变化应高度重视。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个股业绩不达预期的风险。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方奕/苏徽 日期:2025-07-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