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研究:从上一轮“去产能”关键点看“反内卷”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04 17:24:24
评论:0
从上一轮“去产能”经验来看,能取得显著效果在于四大关键点,或可作为“反内卷”进程、强度推演的观察点。我们认为,当前“反内卷”得到中央持续定调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但短期内或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从结构上来看,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且具有高耗能、环保要求的产业,或将更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但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产业出清或仍需相应的制度建设。
上一轮“去产能”得以取得显著效果在于四大关键点一是去产能的重要性上升至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2015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去产能被列为首要任务;二是中央明确过剩产能规模,制定退出规划表并计入地方政府考核;三是国企是上一轮去产能重要抓手,国有企业承担了约80%的去钢铁产能任务和70%的去煤炭产能任务;四是保障就业民生是重要底线。在上一轮去产能过程中,政策不断织密兜底社会风险,确保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有序退出,保障民生,不发生规模性失业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是重要底线。
“反内卷”方向确定有助于市场改善预期,但去产能强度或较为渐进“反内卷”得到中央持续定调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但从上一轮去产能的推进关键点复盘来看,较高强度的“去产能”或需要更为综合的政策支撑,尤其是对民生社会稳定的权衡,过剩产能规模的确定、退出时间表、考核机制,以及兜底风险政策的制定,因此从认识到具体落地或仍需一定过程。
“反内卷”短期内或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一方面,当前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着力点更多侧重于控制增量,例如规范地方政府新增重复无效投资的招商引资行为。另一方面,在中美关税战冲击下,就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当前,存量产能的优化主要以行业协会层面的自律为主,依靠企业主体的自主性,相较于上一轮去产能的行政手段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认为螺纹钢、玻璃等具有产能过剩特征的大宗商品,在市场预期改善时或有阶段性反弹,但趋势性反转尚需去产能政策全面落地进一步确认。
从结构上来看,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且具有高耗能、环保要求的产业,或将更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例如非金融矿物制品业。而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但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产业,或需要在对其落后产能的认定有进一步明确的制定后逐步推进,例如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
供给侧改革对PPI 的影响复盘:价格反弹斜率差异较大通过历次供给改革来看,总体对PPI 具有上拉作用,尤其是集中在供给出清、产能优化的特定行业之中,但不同的供给侧改革方案使得PPI 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差异。1998 年供给侧改革阶段,PPI 反弹幅度较低,2016 年供给侧改革阶段,PPI 反弹幅度较大。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对PPI 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供需缺口的弥合速度,也就是说既要关注供给收缩的速度(包括改革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约束性条件),也要关注需求消化过剩产能和新增产量的能力。我们判断工业品价格或受制于产能利用率较低,叠加企业库存积累仍处较高水平,工业品价格短期难言改善。当前由行业协会层面主导的产能优化升级对PPI 的拉动作用可能相对有限,如果仅依赖于市场自然出清可能速度相对缓慢。
风险提示
国内提振有效需求效果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冲击外需,使得产能相对需求过剩局面加剧。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超/廖博/潘高远/陈冀/祁星 日期:2025-07-04
上一轮“去产能”得以取得显著效果在于四大关键点一是去产能的重要性上升至民生和社会稳定大局,2015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去产能被列为首要任务;二是中央明确过剩产能规模,制定退出规划表并计入地方政府考核;三是国企是上一轮去产能重要抓手,国有企业承担了约80%的去钢铁产能任务和70%的去煤炭产能任务;四是保障就业民生是重要底线。在上一轮去产能过程中,政策不断织密兜底社会风险,确保去产能企业分流职工有序退出,保障民生,不发生规模性失业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是重要底线。
“反内卷”方向确定有助于市场改善预期,但去产能强度或较为渐进“反内卷”得到中央持续定调有助于改善市场预期,但从上一轮去产能的推进关键点复盘来看,较高强度的“去产能”或需要更为综合的政策支撑,尤其是对民生社会稳定的权衡,过剩产能规模的确定、退出时间表、考核机制,以及兜底风险政策的制定,因此从认识到具体落地或仍需一定过程。
“反内卷”短期内或以控制增量为主,优化存量为辅。一方面,当前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着力点更多侧重于控制增量,例如规范地方政府新增重复无效投资的招商引资行为。另一方面,在中美关税战冲击下,就业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当前,存量产能的优化主要以行业协会层面的自律为主,依靠企业主体的自主性,相较于上一轮去产能的行政手段差异较大。
因此,我们认为螺纹钢、玻璃等具有产能过剩特征的大宗商品,在市场预期改善时或有阶段性反弹,但趋势性反转尚需去产能政策全面落地进一步确认。
从结构上来看,当前产能利用率较低的,且具有高耗能、环保要求的产业,或将更快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例如非金融矿物制品业。而产能利用率相对较低,但具有高技术特征的产业,或需要在对其落后产能的认定有进一步明确的制定后逐步推进,例如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
供给侧改革对PPI 的影响复盘:价格反弹斜率差异较大通过历次供给改革来看,总体对PPI 具有上拉作用,尤其是集中在供给出清、产能优化的特定行业之中,但不同的供给侧改革方案使得PPI 反弹的力度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差异。1998 年供给侧改革阶段,PPI 反弹幅度较低,2016 年供给侧改革阶段,PPI 反弹幅度较大。
我们认为,供给侧改革对PPI 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供需缺口的弥合速度,也就是说既要关注供给收缩的速度(包括改革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约束性条件),也要关注需求消化过剩产能和新增产量的能力。我们判断工业品价格或受制于产能利用率较低,叠加企业库存积累仍处较高水平,工业品价格短期难言改善。当前由行业协会层面主导的产能优化升级对PPI 的拉动作用可能相对有限,如果仅依赖于市场自然出清可能速度相对缓慢。
风险提示
国内提振有效需求效果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加剧冲击外需,使得产能相对需求过剩局面加剧。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超/廖博/潘高远/陈冀/祁星 日期:2025-07-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