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国采点评:人工耳蜗内外资主流品牌均中选,集采有望推动市场扩容及国产替代进程
事项:
2024年11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采购的主要产品类别为人工耳蜗类(植入体、言语处理器)和外周血管支架类(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2024年12月25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
选结果的通知》,人工耳蜗类内外资主流品牌普遍中选。
国信医药观点:1)此次集采人工耳蜗最高有效申报价较集采前降幅显著,预计将较大程度提高人工耳蜗类产品可及性,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从中选结果来看,人工耳蜗类中选价格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相对可控,国产品牌力声特及诺尔康有望借助此次集采提高市占率,逐步开启人工耳蜗的国产替代进程。2)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此次集采竞争较为激烈,降价幅度较高,预计将带动产品加速入院,期待后续国产厂家凭借产品迭代创新实现份额提升,建议关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国产领先企业心脉医疗。
评论:
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国采中选结果出炉,人工耳蜗类内外资主流品牌普遍中选
2024年11月29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公告(第2号)》。本次采购的主要产品类别为人工耳蜗类(植入体、言语处理器)和外周血管支架类(下肢动脉支架、非下肢动脉支架、静脉支架)。从年度采购需求量来看,人工耳蜗类医用耗材品种中,植入体需求量11239个(国产2911个,占比25.90%),言语处理器需求量10943个(国产2809个,占比25.67%);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品种中,下肢动脉支架需求量123449个(国产2920个,占比2.37%),非下肢动脉支架需求量101139个(国产121个,占比0.12%),静脉支架需求量33897个(国产7363个,占比21.72%)。从报量结果来看,人工耳蜗类国产占比情况好于外周血管支架类。
人工耳蜗最高有效申报价较集采前降幅显著,预计将较大程度提高人工耳蜗类产品可及性,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此次人工耳蜗类产品中,植入体(支持3.0T核磁)最高有效申报价60000元/个,言语处理器(一体式)最高有效申报价15000元/个。相较于此前市面上定价在20万~30万元的进口人工耳蜗,价格降幅较为明显。
从中选结果来看,人工耳蜗类中选价格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相对可控。2024年12月25日,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组织人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的通知》,以美迪医疗为例,公司植入体(支持3.0T核磁)和言语处理器(一体式)一套的价格为46666元(不同品牌的植入体和言语处理器一般不能相互兼容),相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37.78%。外周血管支架类国产品牌仅心脉医疗、美创医疗、归创通桥中选,占比相对较低。外周血管支架类产品相较限价的最高降幅高于50%。
人工耳蜗潜在市场空间巨大,集采有望推动市场扩容及国产替代进程
我国听障群体数量庞大,人工耳蜗为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帮助聋残病人恢复听觉的装置。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数据,2024年我国听力障碍残疾人数约为2780万,占全国残疾人的30%以上,居我国五大类残疾人群之首。据《中国出生缺陷防止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超3万先天性聋儿出生,位居我国出生缺陷前列。
人工耳蜗分体外部分和植入部分。体外部分在收集到声音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编码后,通过无线耦合的方式将信号发至植入部分,随后植入体将对应的电流信号送至刺激电极,引发听神经产生神经冲动。据《2021年我国人工耳蜗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统计数据,人工耳蜗术后效果较好,平均言语识别率可达80%以上。
我国人工耳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此次集采有望推动市场扩张及国产替代进程。据Frost&Sullivan的预测,我国人工耳蜗市场销售额至2025年预计将达到15.38亿元,至2030年预计将达到28.25亿元,分别对应2020-2025年及2025-2030年CAGR为18.8%/12.9%。从内外资品牌市占率来看,科利耳、领先仿生和美迪医疗累计占据国内约65%的市场份额。本次集采后,人工耳蜗产品的可及性显著提高,预计将推动国内人工耳蜗植入量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
1)此次集采人工耳蜗最高有效申报价较集采前降幅显著,预计将较大程度提高人工耳蜗类产品可及性,打开更广阔市场空间。从中选结果来看,人工耳蜗类中选价格较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相对可控,国产品牌力声特及诺尔康有望借助此次集采提高市占率,逐步开启人工耳蜗的国产替代进程;
2)外周血管支架类耗材此次集采竞争较为激烈,降价幅度较高,预计将带动产品加速入院,期待后续国产厂家凭借产品迭代创新实现份额提升,建议关注外周血管介入领域国产领先企业心脉医疗。
风险提示:
研发失败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