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特色化工新材料研究框架:周期掘金与成长突围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8-17 17:47:15 评论:0
  北交所化工新材料:周期与成长共舞,“小而精、高盈利、终端化”

    北交所化工新材料行业呈现“周期与成长共舞”特征——既有传统化工的周期波动属性,又因细分赛道高壁垒、终端化布局具备更强盈利韧性;研究需“周期定位+成长挖掘”双轮驱动,重点关注产能周期拐点与高成长细分标的。根据开源北交所行业分类,化工新材料行业共有42 家公司(截至2025 年8 月12 日),涉及聚氨酯、橡胶与塑料制品、农药、电子化学品、锂电材料、工业气体、非金属材料等领域。在企业成分上,北交所公司有小市值、高盈利、行业细分的特点。

      与生产传统大宗化工品的公司不同,北交所化工新材料多数公司处于产业链的中后端,更加接近于终端应用;一般而言,化工品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其价格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越贴近原料端,价格波动敏感,如烯烃、PVC;越贴近消费端,价格波动越钝化,如轮胎、涂料等。所以北交所化工新材企业也表现出了更强的盈利能力,相较于整个大化工板块,其净利率以及ROE 均值都更高。

      分析框架:产能周期主导,价格趋势>绝对值,关注供给侧优化与价格拐点

    化工行业的景气度与化工品的价格息息相关,价格是行业供需等因素的直观表现,在分析行业景气度或者判断行业所处的周期位置时,产品的价格(价差)是一个重要的跟踪因素。在分析价格时,价格的趋势性变化比价格的绝对值更加重要;当价格变动时,重点分析价格变动的持续性和高度,一般而言,化工品价格的快速上行会对公司的股价形成较强的拉动作用;对于化工细分行业来说,产能周期>需求周期>库存周期,化工装置的建设周期多在1-2 年,某些特殊行业在3 年以上,由于化工项目从开始建设到最终投产之间存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化工产品的价格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短则1-2 年,长则3-5 年。大多数化工品多遵循“价格低位时产能退出-供需改善时价格上涨-价格高位时新产能投产-供给过剩价格下跌”的周期演变,而周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产能投产的时间和退出的壁垒。重点关注油价的变动,原油是能源化工行业的核心,原油会通过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化工品价格产生影响,油价是整个化工行业定价的风向标。

      成长挖掘逻辑:自下而上聚焦壁垒与新兴场景,关注“扩容+扩张”双路径

    北交所化工新材料是“周期波动中孕育成长”的优质赛道,通过“产能周期定位+自下而上成长挖掘”,可高效筛选高确定性标的。北交所化工新材行业绝大部分公司位于小体量、高利润类的竞争行业。子行业众多且较为分散,在进行此类研究时往往需要自下而上的方法,从企业的微观层面着手研究公司的变化。我们认为,要重点关注市场容量持续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产能扩张的公司,此类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对于此类公司而言,想要进一步成长一般有两个路径:一是对产业链纵向延伸或者横向扩张;二是寻找其他行业的机会,采取收并购、跨界经营等方式来扩大公司的规模。

      风险提示:能源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产业政策变动风险、产能集中释放风险。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诸海滨 日期:2025-08-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