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历史上融资盘快速流入如何演绎?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8-19 11:07:30 评论:0
  一、策略专题:历史上融资盘快速流入如何演绎?

      1.1 融资盘快速流入的行情复盘

      2014 年至今,A 股共出现过四次较为显著的融资盘快速流入。第一次快速流入(2014.8~2015.5)持续时间最长、流入规模最大,但其历史背景包括货币政策转向、大幅降准降息与场外配资的盛行,因而参考价值相对较低。除第一次外,在2019 年、2020 年、2024 年均有融资盘快速流入的情况出现。本文对历史上融资盘快速流入的演绎过程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关注融资盘快速流入的成因、流入放缓的原因以及领涨行业的表现。

      从融资盘快速流入的成因看:

      1)第二次融资盘快速流入(2019.2~2019.4)主因宏观环境的改善。一是中美贸易摩擦出现阶段性缓和,2018 年12 月王毅表示“中美就经贸问题达成共识,停止相互加征新的关税”;二是货币政策宽松与信用条件改善,央行年在120月1915 日与1 月25 日分别降准50bp,1 月金融数据显示社融数据同比大幅多增;三是资本市场政策出现积极20变18化年,11 月5 日科创板宣布设立、2019 年1 月26 日易会满任证监会主席。

      2)第三次融资盘快速流入(2020.6~2020.8)主因海外权益市场波动收敛、A 股盈利预期改善。2020 年初全球经济遭受突发事件冲击并引发权益市场巨震,随后欧美开启量化宽松、供需出现明显缺口,到2020 年6月,海外权益市场波动收敛,同时我国出口表现强势并带来上市公司盈利预期的改善。

      3)第四次融资盘快速流入(2024.9~2024.11)主因宏观政策转向。2024年9 月召开了一次非常规的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经济形势与经济工作,重点提出“促消费”与“惠民生”。除政治局会议以外,2024 年9 月24 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2024 年11 月8 日,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大规模化债举措,均对经济信心产生明显提振。

      从融资盘流入放缓的原因看:

      1)融资盘的快速流入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后可能出现动能的减弱。上述三次融资盘快速流入均在2~3 个月后出现速度放缓,背后可能反映的是投资者情绪热度边际降温。

      2)宏观政策兑现甚至转向、基本面未出现超预期改善,也可能引发融资流入放缓甚至市场回调风险。2019 年4 月央行提出“把好货币供给总闸门”,2024 年11 月财政政策落地后经济数据未出现明显改善,随后融资流入速度均出现一定程度的放缓。2020 年9 月融资流入放缓后,A 股市场却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调,经过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后再次上行,背后原因可能就在于出口数据与A 股盈利改善的基本面逻辑。

      回到本轮融资盘快速流入的判断上:(1)本轮融资盘快速流入的成因可能与基本面预期的改善相关,一是7 月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定调“反内卷”,有望推动企业盈利能力修复,二是中美经贸会谈后,国际贸易格局趋向于新的稳态,三是2025 年一季报显示A 股业绩增速小幅抬升,A 股盈利周期或正从下行转向筑底。(2)往后看,本轮融资盘快速流入6 月开始,当前可能已经处于后半程,国内经济数据尚未多维度印证超预期改善,  9 月初是重要时点,彼时可类比2019 年与2024 年情况,融资盘流入速度或逐渐放缓,指数也可能由上涨趋势逐渐转入震荡。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看,当前A 股融资盘热度可能已重返过热区间。相比于直接观察融资余额和融资交易额水平,我们更建议与A 股整体情况对比后再行分析,具体而言,融资余额/A 股总市值以及融资交易额/A 股成交额这两项指标当前均已突破2017 年至今的均值+1 倍标准差水平,反映A 股融资盘热度可能已经重返过热区间。

      需要额外提示的是,融资盘流入属于A 股行情的同步而非前瞻指标,投资者在融资盘快速流入时不可对未来盲目乐观。具体而言,2014 年至今融资余额增长率与同日万得全A 涨跌幅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468,但T 日融资余额增长率与T+1 日万得全A 涨跌幅基本不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仅0.041。

      1.2 融资盘快速流入区间的领涨行业表现

      梳理2019~2024 年期间三次融资盘快速流入前后的领涨行业表现,主要有以下结论:

      (1)月频维度看,领涨行业轮动速度较快。2019 年、2020 年与2024 年融资盘快速流入区间能够连续3 个月入选累计涨幅前10 名的行业分别为2 个、3 个、2 个。

      (2)基本面与题材催化的行业均存在持续领涨的可能。2019.2~2019.4 区间内,饲料与数字媒体行业持续领涨,其中前者受猪周期的基本面逻辑催化,后者则偏向于题材驱动,5G 周期的科技产业背景下,4 万亿《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催化其表现。2020.6~2020.8 区间内,持续领涨行业均偏基本面,消费电子表现与苹果链景气相关,光伏设备与摩托车及其他表现则与新能源产业景气预期有关。2024.9~2024.11 区间内,持续领涨行业偏题材催化,金融IT 与华为产业链交易热度较高。

      (3)在融资盘流入速度放缓后,基本面驱动的领涨行业进一步上行的概率较高,而题材催化的领涨行业出现回调的概率较大。

      二、本周市场表现与政策事件(本周指8 月15 日当周)2.1 A 股复盘:投资者情绪高亢,沪指一度突破3700 点本周A 股市场延续上行走势。投资者情绪高亢,A 股成交周三强势放量创阶段新高、连续三日处在2 万亿元上方,两市融资余额时隔十年再度突破2 万亿元,资金面为A 股市场的持续上涨提供有力支撑。沪指一度突破3700 点,截至周五收盘,指数价格已超越2024 年10 月高点。当前A 股ERP 为2.99%,周内变动-15.24bp,反映市场风险偏好边际提升。

      本周A 股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和科创50 表现居前。风格层面,科技TMT 和中游制造、小盘、中市盈率和绩优股占优。

      申万行业多数上涨,通信、电子和非银金融涨幅居前,周度涨跌幅分别为7.66%、7.02%和6.48%。在指数持续上行的背景下,科技与券商作为A股两大进攻方向表现强势,通信、电子领涨与AI 产业链的强势景气相关,而股市的价格上涨与流动性扩张均对非银金融特别是其中的券商板块形成催化。

      2.2 全球权益:全面上涨,亚洲股市领涨

      美股三大指数本周均小幅收涨,美联储降息预期出现反复。周初,美国7月CPI 数据低于预期,推升美联储9 月降息预期。后半周,美国7 月PPI同比飙升至3.3%、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反对9 月大幅降息50bp,导致美联储降息预期受挫。

      2.3 大类资产:商品价格全面下跌,中美利差小幅收窄权益方面,本周全球市场上涨1.22%。商品价格全面下跌,布伦特原油、伦敦金、LME 铜和CRB 商品涨跌幅分别为-1.11%、-1.73%、-0.13%和-0.42%,铜金比、油金比均回升。利率债方面,中债长短端利率均回升,  美债利率短端回落、长端回升,10 年期中美利差小幅收窄。汇率方面,美元指数下跌0.33%,人民币小幅贬值0.06%。

      2.4 政策事件:国内7 月经济数据放缓;美国7 月CPI 低于预期国内宏观:三部门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新增信贷规模时隔20 年再度转负,社融在政府债券支撑下延续多增;7 月投资、消费、工业生产、地产销售等大部分数据均不同程度放缓;央行发布2025 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金融市场:时隔10 年,两市融资余额再度突破2 万亿元。

      海外宏观:美国7 月CPI 低于预期、核心CPI 超预期,服务价格涨幅大于商品;美联储9 月降息预期再度受挫。

      国际关系: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产业动态:宁德时代旗下锂矿停产引爆市场;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幕;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在杭“出炉”。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恶化;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机构: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柳/王昱涵 日期:2025-08-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