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视角系列(2):地方两会部署迈向高质量发展

股票资讯 阅读:79 2025-01-27 16:22:51 评论:0

  研究结论

      地方两会及其政府工作报告往往能展现各个省份因地制宜的稳增长工具和手段,除了2025 年各地GDP 增速目标(除青海为“4.5%左右,力争更好结果”,其余均在5%左右或以上)预示着全国GDP 增速目标定在5%左右已是大概率事件之外,还有哪些观察的角度?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方面,有相当多地区在去年实际完成水平的基础上调高了2025年投资目标,但可能低于2024 年目标,如辽宁去年目标10%,实际完成5.3%(其中中央项目投资增长27.8%,是总体投资好于全国的重要原因),今年目标8%;福建去年目标5%,实际完成3.9%,今年目标仍为5%;而江西去年目标3%,完成4.8%(其中民间投资增长3.6%,高于全国3.7 个百分点),今年目标5%,等等。

      相对而言,消费完成目标的难度更大,各地普遍下调目标但高于去年增长水平,如西藏去年目标10%,实际完成7.2%(现有数据看为全国增速第一),今年目标为8以上力争达到10%;河南去年目标7%,实际完成6.1%(这一增速同样处于全国前列),今年目标6%。从这个角度看,尽管目标的制定正在向实际表现收敛,但各地仍将“跳一跳”作为2025 年的总体基调。

      北京、上海的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目标略有减速,更加侧重城市更新:相比去年的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7 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8 万套)和实际完成水平(分别为7.1 万套和8.3 万套),2025 年北京的建设和竣工目标为5 万套和8万套;上海去年目标为建设筹措7 万套(间)保障性租赁住房,实际完成7.2 万套(间),今年目标为7 万套(间)。与此同时,大城市对城市更新、住房供应优化的诉求有所强化,如上海启动25 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高于去年21 个的实际完成水平,北京则强调优先向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应住宅用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个地区都出现新增保障性住房的减速,如海南省去年目标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700 套,实际筹集3929 套(间),今年目标分别为6000 套(间)。

      将促进消费与本身优势相结合,预计2025 年各地在争取省外流入型消费方面还将持续竞争:北京要求办好中国网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内蒙古要求开发更多带有“内蒙古味道”的服装服饰、手工艺品、文创商品、绿色美食,让每一位游客都 “既打卡又刷卡”,吉林目标实现新雪季接待游客人次、出游总花费增速均达到20%以上,新疆也提出类似量化目标(力争接待游客3.2 亿人次),广西提到用好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促进跨境消费,海南将推进环岛旅游公路、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驿站及周边配套建设,同时开展“放心消费在海南”行动。

      投资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从各地招商引资或重大项目的表述看,仍追求更高投资但增速存在放缓可能。如,内蒙古提出力争引进到位资金5700 亿元以上,去年目标为不低于5500 亿元,意味着目标提升了3.6%,相比实际表现(2024 年前三季度内蒙古招商引资共引进国内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1.3%)有所放缓;山东省2024 年交通、能源、水利分别完成投资3252 亿元、2140 亿元、748 亿元,2025 年力争交通、水利分别完成投资2500 亿元、800 亿元;北京2025 年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 亿元,去年实际完成情况显示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大项目投资总额超2700 亿元。

      此外各地特色工作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如天津强调要主动融入首都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健全京源企业跟踪服务机制;海南用相当篇幅阐述2025 年底封关运作这一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性阶段目标。

      风险提示

      外部风险加剧,国内改革推进落实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零基预算改革对重复补贴的压减传导到基建、制造业投资等领域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至奕/孙金霞/曹靖楠/孙国翔 日期:2025-01-2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