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案例看本轮并购趋势之二:科创板高质量并购潮集中涌现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9-03 19:44:06 评论:0
  近期科创板并购动作密集,停牌公告密集发布,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仅2025 年8 月单月,科创板就已出现 7 起重大资产重组或定增收购案例,数量持平25Q2 全季度。其中,半导体领域成为绝对主力,在7 起案例中占据5 起。中芯国际、华虹公司、芯原股份等行业头部企业相继披露并购计划,具体而言:

      1)中芯国际(688981.SH)8 月29 日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收购控股子公司中芯北方49%的股权;2)芯原股份(688521.SH)8 月28 日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取得芯来智融的所有股权或控制权,目前持有其2.99%股权。3)华虹公司(688347.SH)8 月17 日公告拟定增收购华力微的控股权;

      半导体领域密集并购的背后,既有全球行业规律支撑,也有国内产业发展的现实诉求:放眼全球,半导体行业竞争格局集中,背后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大、技术壁垒高,大公司通常收购已有一定成熟技术的小公司,快速切入新市场,小公司则将拥有更好的销售渠道。国内的半导体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头部公司借助并购,加速抢占技术高点;另一方面,受海外因素影响,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的覆盖边界不断拓宽,从设备生产、晶圆制造到设计研发,头部公司围绕上下游“补链强链”、完善产业布局的需求显著增加。

      科创板并购提速,政策红利早已埋下伏笔:2025 年5 月16 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重组办法》),“四个首次”(表1)直击硬科技并购中的估值退出痛点:

      「1」大幅压缩优质大市值公司并购审核时间:除上市公司换股吸收合并外,针对总市值超100 亿元、连续两年信披评级为A 的上市公司收并购,最快12 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审核+注册;例如中芯国际最近两次信披等级均为A,有望进入简易审核通道。

      「2」针对科技资产估值难题,《重组办法》放宽定增收购条件,将原有“改善财务状况”要求调整为“不导致财务状况重大不利变化”,打开未盈利硬科技资产并购空间;另一方面,《重组办法》还建立分期支付机制,缓解科技企业估值波动大、业绩对赌风险高的矛盾。相关案例可参考我们于2025年7 月6 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并购潮愈演愈烈,以产业视角寻找洼地——从微观案例看本轮并购趋势之二》。

      「3」私募基金“反向挂钩”机制下,私募基金投资期限满48 个月的、第三方交易中的锁定期可缩短至6 个月。这一安排加速资金循环,随着产业资金早期布局的标的已成长为产业链中坚,资金回笼后可反哺更多初创科技企业,为中国科技产业发展注入更多动能。上述政策举措从审核效率、收购条件、资金循环三方面形成支撑,为科创板尤其是半导体领域的并购活跃埋下重要伏笔。

      结合当前并购案例与政策导向,展望后续:(1)在政策支持、产业需求迫切、资本积极参与的多重因素叠加下,半导体领域的并购预计将保持高频态势;(2)头部企业 “补链强链” 为主线:多数并购案例将围绕头部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展开,核心目标是补充技术短板、完善产业生态,例如芯原股份收购芯来智融,正是为了补足自身 IP 生态体系;(3)标的选择偏向“相关方”:如中芯国际收购已控股公司的少数股权、华虹公司收购同一实际控制人旗下资产、芯原股份收购已有持股基础的芯来智融,这类熟悉的标的可降低交易风险与整合难度,提升并购成功率。

      风险提示:并购交易方案可能存在变化,并购后资产整合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陆灏川/王雪蓉/牟瑾瑾/王胜 日期:2025-09-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