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策略周报:节前市场震荡整固 科技催化持续酝酿
股票资讯
阅读:21
2025-09-29 11:56:44
评论:0
上周A股延续高位震荡,科技及大盘防御风格均有阶段性表现。海外方面,美元指数在降息落地后反弹,鲍威尔提示美股估值过高压制风偏,三大指数全周震荡下跌0.1%-0.7%。国内方面,节前资金兑现增加市场波动,AI、新能源等科技产业的新催化仍在积累,上证指数震荡上行0.21%,科创50、创业板指、上证50上涨6.47%、1.96%、1.07%,小盘股指数跌幅较深;结构上,申万31个行业仅7个行业收涨,电力设备、电子行业领涨(3%-4%),有色金属受益于商品涨价上涨3.52%,偏防御的公用事业上涨0.28%,消费板块跌幅较深。
海外方面,鲍威尔提示美股估值过高压制风偏,美国8月PCE通胀维持稳定保障降息预期。政策方面,9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部分资产价格相对历史水平处于高位,如股票价格,但目前并非金融稳定风险高企之时,美联储的职责并非盯住股价或判断合理估值。市场对此解读相对负面,资金风偏受到压制,9/23-9/25美股连续下跌,纳指累计跌1.8%。基本面来看,9月26日,美国公布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0.2%,均符合预期,显示通胀态势维持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当前降息节奏,10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87.前7%一(日为85.5%);同时,美国8月实际消费支出增长0.4%高于预期,仍显韧性;当日美元指数有所回调,美股得益于稳健的经济数据和降息预期,提三振大指数上涨0.4%-0.7%。此外,海外商品市场表现强势。LME铜结算价全周上涨1.9%,主要受供给收紧影响(全球第二大铜精矿GrasBerg因事故停产,母公司自由港正式下调产量指引);ICE布油结算价上涨4.8%,主要受美国对俄能源买家施压、美国经济数据韧性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在美联储降息后延续强势,全周上涨2.8%。
国内方面,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科技产业积极催化持续积累。基本面来看,政策显效叠加低基数带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1-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负转为正增0.9%,当月同比增长20.4%。结构上,装备制造业仍是主要支撑,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专用设备、电子行业利润增速加快;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主要受需求回暖、价格回升等因素带动。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例会强调落实,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陆续落地。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研判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保留“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的表述;下阶段政策思路重在落实,表述由Q2的“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删除“加力实施增量政策”、新增“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的表述。2025-2026年钢铁、建材、石油石化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陆续落地,此前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电力装备行业方案已经出台。产业方面,AI、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催化不断。阿里宣布与英伟达开展合作,并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成功过会。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2035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等绿色转型目标。
综合来看,十一假期前资金博弈放大市场波动,但主要指数仍维持在高位盘整,市场成交也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活跃水平。随着节后资金回流、“十五五”政策预期博弈支撑风偏,市场向上空间仍然可期,科技产业的积极催化也将酝酿更多结构性机会。配置上,继续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以AI为代表、受益于内外需共振景气向上的科技成长(TMT/机械/军工等);二是“反内卷”等政策支持景气有望改善的板块(新能源/传统周期等);三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且估值不贵的部分消费(新消费等)。此外,红利策略的配置性价比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骁/蒋炯楠 日期:2025-09-29
海外方面,鲍威尔提示美股估值过高压制风偏,美国8月PCE通胀维持稳定保障降息预期。政策方面,9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部分资产价格相对历史水平处于高位,如股票价格,但目前并非金融稳定风险高企之时,美联储的职责并非盯住股价或判断合理估值。市场对此解读相对负面,资金风偏受到压制,9/23-9/25美股连续下跌,纳指累计跌1.8%。基本面来看,9月26日,美国公布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0.2%,均符合预期,显示通胀态势维持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当前降息节奏,10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87.前7%一(日为85.5%);同时,美国8月实际消费支出增长0.4%高于预期,仍显韧性;当日美元指数有所回调,美股得益于稳健的经济数据和降息预期,提三振大指数上涨0.4%-0.7%。此外,海外商品市场表现强势。LME铜结算价全周上涨1.9%,主要受供给收紧影响(全球第二大铜精矿GrasBerg因事故停产,母公司自由港正式下调产量指引);ICE布油结算价上涨4.8%,主要受美国对俄能源买家施压、美国经济数据韧性等因素影响;国际金价在美联储降息后延续强势,全周上涨2.8%。
国内方面,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科技产业积极催化持续积累。基本面来看,政策显效叠加低基数带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1-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负转为正增0.9%,当月同比增长20.4%。结构上,装备制造业仍是主要支撑,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专用设备、电子行业利润增速加快;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主要受需求回暖、价格回升等因素带动。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例会强调落实,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陆续落地。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研判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保留“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的表述;下阶段政策思路重在落实,表述由Q2的“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删除“加力实施增量政策”、新增“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的表述。2025-2026年钢铁、建材、石油石化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陆续落地,此前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电力装备行业方案已经出台。产业方面,AI、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催化不断。阿里宣布与英伟达开展合作,并积极推进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成功过会。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2035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等绿色转型目标。
综合来看,十一假期前资金博弈放大市场波动,但主要指数仍维持在高位盘整,市场成交也保持在2万亿以上的活跃水平。随着节后资金回流、“十五五”政策预期博弈支撑风偏,市场向上空间仍然可期,科技产业的积极催化也将酝酿更多结构性机会。配置上,继续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以AI为代表、受益于内外需共振景气向上的科技成长(TMT/机械/军工等);二是“反内卷”等政策支持景气有望改善的板块(新能源/传统周期等);三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且估值不贵的部分消费(新消费等)。此外,红利策略的配置性价比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修复不及预期;2)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3)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 机构: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骁/蒋炯楠 日期:2025-09-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