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月报25年10月

股票资讯 阅读:11 2025-10-03 20:41:54 评论:0
2025年9月全球主要股票指数表现

      2025年9月全球股市普涨,恒科月度大涨13.9%,恒指、韩指月度上涨超7%以上,美股方面,道指、标普、纳指月度分别上涨约2%至6%不等。

    2025年9月港股恒生行业指数表现

      2025年9月恒生行业涨多跌少,原材料业、非必需性消费月度涨幅分别高达21.7%、20.0%,资讯科技业月度上涨10.3%;电讯业、能源业、公用事业表现较差,月度分别下跌5.3%、1.3%及0.9%。

    2025年9月港股IPO融资及再融资概况

      2025年9月港股IPO市场共计10只新股上市,集资约462.5亿港元,主要受益于两只大型新股紫金黄金国际(2259.HK)及奇瑞汽车(9973.HK)所带动。9月新股首日破发率仅约10%。新股首日表现方面,3只新股首日涨超1倍以上,其中据格隆汇数据显示,金表概念新股首日涨超2.5倍,暂列今年港股新股首日涨幅第一。

      2025年9月港股再融资方面,共计67家上市公司公告增发配股,预计募集金额约377.6亿港元,主要集中于TMT、医药等行业。

      海外宏观:鲍威尔提示美股估值过高压制风偏,美国8月PCE通胀维持稳定保障降息预期。

      政策方面,9月23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部分资产价格相对历史水平处于高位,如股票价格,但目前并非金融稳定风险高企之时,美联储的职责并非盯住股价或判断合理估值。 市场对此解读相对负面,资金风偏受到压制,9/23-9/25美股连续下跌的,纳指累计跌1.8%。

      基本面来看,9月26日,美国公布8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0.2%,均符合预期,显示通胀态势维持稳定,市场预期美联储将继续维持当前降息节奏,10月降息25BP概率升至87.7%(前一日为85.5%);同时,美国8月实际消费支出增长0.4%高于预期,仍显韧性。此外,海外商品市场表现强势。

    中国宏观:工业企业利润明显改善 科技产业积极催化持续积累。

      基本面来看,政策显效叠加低基数带动工业企业利润改善。1-8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由负转为正增0.9%,当月同比增长 20.4%。结构上,装备制造业仍是主要支撑,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专用设备、电子行业利润增速加快;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改善明显,主要受需求回暖、价格回升等因素带动。

      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例会强调落实,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陆续落地。三季度货币政策例会研判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保留“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的表述;下阶段政策思路重在落实,表述由Q2的“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删除“加力实施增量政策”、新增“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的表述。2025-2026年钢铁、建材、石油石化行业的稳增长工作方案陆续落地,此前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汽车、电力装备行业方案已经出台。

      产业方面,AI、新能源领域的积极催化不断。阿里巴巴(9988 HK)宣布与英伟达(NVDA HK)开展合作,并积极推进 3800亿元的AI基础设施建设;国产GPU企业摩尔线程科创板IPO成功过会。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2035年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等绿色转型目标。

    市场展望:港股估值相对全球仍具优势,关注高景气与政策受益行业。

      我们认为,在国内供给和需求政策协同发力,科技产业积极变化持续积累的背景下,高景气行业盈利有望持续兑现。政策方面,供需政策协同推进,供给端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秩序;需求端大力推进重大工程建设、支持居民消费,生育补贴等政策陆续落地。科技产业政策支持也在加码,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9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香港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科技企业将以港交所的强大融资能力为助推器,提高研发投入,并加速出海布局。这将有助于改善公司基本面,并进一步提升港股含科量。在此背景下,当前高景气行业如医疗保健、资讯科技、新消费等业绩有望持续兑现。

      港股估值相对全球仍具优势,宽裕的流动性环境有望推动港股估值持续修复。对比全球主要股指的市盈率与历史分位数,港股在全球资产中依然具有性价比。9月美联储已重启降息,美元仍处于低位震荡阶段,海外资金流动性宽裕,此外,今年以来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港股流动性有望维持宽松态势。

      往后看,我们认为,在海外不确定性仍存的背景下,国内政策支持坚定,科技产业自主可控建设有望持续深化,共同支撑实体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同时,港股在全球资产中依然具有性价比,有望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中收益。结构上,建议关注三条方向:一是关注景气度高位运行的科技产业,包括AI科技板块、生物医药等领域;二是受益于政策利好的新消费、服务类消费板块;三是业绩稳健的红利防御性资产,包括分红水平较高的金融板块、景气度较高的原材料板块。

      近期要闻回顾

      陈茂波:香港已吸引逾80尖端技术企业落户。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政府近年大力完善创新链条,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与新材料等优势领域,积极吸引全球尖端技术企业落户,目前已吸引80多间龙头企业,总投资额约65亿美元,创造逾2万个就业机会。(Wind)

    香港家族办公室数目突破200间。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透露,在特区政府推动下,经投资推广署协助来港落户或扩展业务的家族办公室数目已超200间。这一成果超前完成2022年施政报告绩效指标,让香港作为亚洲领先跨境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及全球家族办公室枢纽的地位更稳固。(Wind)

      香港金管局:仍未发出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香港金管局表示,近日社交媒体流传,全球首个与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已经在港发行,提醒市民留意相关消息是假新闻。金管局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稳定币条例》8月1日正式生效,任何人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者向香港公众积极推广相关发行活动,都需要先取得金管局牌照,而目前为止,金管局仍未发出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若有人现时进行相关活动属于违法。(Wind) 机构:平安证券(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研究员: 日期:2025-10-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