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日报:沪指突破9月整理平台

股票资讯 阅读:41 2025-10-10 18:04:59 评论:0
  债券市场:利率债全线上涨,长端涨幅大于短端。我们维持前期判断:

      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三十年期国债在目前位置震荡整理后将继续下跌,目标位在去年9 月份政策转向的低点(2024 年9 月30 日)附近。大盘突破去年10 月8 日高点后,成交量和波动率同步放大上涨,短期未看到结束的迹象,预计大方向上股强债弱将持续,国债短期在年线位置企稳震荡后仍有下行空间。后续展望:股市大盘突破,商品蓄势待发,债市预计短期在年线附近震荡整理后将继续下跌。

      A 股:市场节后首个交易日放量上涨,上证指数突破9 月整理区间,刷新10 年多新高。今日市场成交额2.67 万亿,个股涨多跌少,近3000只个股上涨,沪指当前突破新高,市场情绪乐观,结合股指期权波动率看,当前指数波动率处于较低位置,市场指数有望延续上涨动量,配置上选择低位有政策支持的光伏、化工、农业、有色以及高股息代表的银行等板块平衡配置将拥有更好的赔率和胜率。

      美股:纳指涨1.12%,道琼斯工业指数持平,标普500 指数涨0.58%。

      预计四季度软着陆和再通胀将重新成为叙事的中心,美股仍是大类资产中最佳选择。在关税战和连续不及预期的非农就业报告下,衰退和降息在过去两个季度占据了叙事主导,然而四季度这一叙事或将面临转折:一是就业数据未来预计将上修且回暖,在当前衰退叙事押注过度的背景下,预期的回摆只需要一份不差的就业报告。非农就业数据已经与中小企业增加就业计划连续3 个月背离,考虑到非农就业数据近期质量不佳,后续上修以及未来数据回暖的可能性极大。二是美国经济稳中有升。二季度在关税战的背景下,最新的美国二季度实际经济增长被上修至3.3%,创下2023年四季度以来最高。此外,高频模型对三季度经济增长的预期持续上修,美联储在最新的预测中也对经济增长和通胀进行上调。三是核心通胀粘性较强,四季度再通胀将成为可能。一方面衡量核心通胀广度压力的扩散指标基本回升至2021 年的高位,显示通胀压力在各个领域扩散。另一方面超级核心通胀在2023 年四季度美联储转向宽松后便已结束了下行趋势,并在远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上方企稳回升。随着市场对衰退和宽松押注,抵押贷款利率大幅下行,MBA 抵押贷款活动申请指数快速上行,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美国住房市场带来的再通胀压力将回归。详细内容可参考我们周报《长风破浪会有时》。

      外汇市场: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北京时间16:00 官方报7.1273,较前一日收盘上涨59 个基点。近期美元指数的上行与我们周报《长风破浪会有时》中的判断相一致,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美元仍将延续强势表现。9 月FOMC 会议后,市场呈现出利多出尽的走势,美债利率大幅上行,美元反弹。目前离岸人民币来到了我们几个月前就画好的支撑位置,欧元也同时呈现出了走弱的迹象。除了四季度对美国过度悲观的预期将迎来修正外,  欧元区自身的弱势也是一大原因。一是今年初有关德国将重整欧洲财政的叙事使得欧元走势背离基本面。二是欧元大幅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

      欧元区有效汇率已来到有数据以来最高(1998 年以来),出口订单信心指数大幅下行。三是交易结构上看,欧元投机性多头已来到历史极限水平区间,而空头已“磨刀霍霍”近一个季度连续加仓。详细内容可参考我们周报《长风破浪会有时》。

      商品市场:文华商品指数涨0.26%,贵金属、油脂、有色板块领涨,石油、煤化工板块领跌。宏观环境上,美联储对通胀高容忍,就业低容忍的态度,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表现以及国内反内卷政策的出台皆利好商品价格的整体走强。技术上,原油有重新走强的趋势,铜价已经突破区间震荡,今日盘后化工反内卷政策的出台,我们维持此前的判断:9 月25 日的上涨可视为走强信号,建议投资者以9 月23 日的低点为止损,积极做多。

      重要政策及要闻

      国内:1)商务部、海关总署: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超硬材料相关物项等实施出口管制。 2)工信部等三部门调整2026—2027 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3)外交部:中国和印度将于今年10 月底前恢复直航航班。 4)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 5)商务部公布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国外:1)第一阶段加沙停火协议正式生效。 2)美联储纪要:多数官员称今年继续宽松可能适宜,少数人本来可能支持9 月不降息。 3)美国政府关门逾一周还无解:参议院第六次否决两党临时拨款议案。

      交易策略

      债券市场:短期在年内新低附近企稳,长期目标为2024 年9 月30 日低点。

      A 股市场:看多。

      美股市场:牛市不改,做多。

      外汇市场:美国例外论回归助力美元指数上行。

      商品市场:做多信号出现,看好止损积极做多。

      风险提示

      1. 贸易战加剧

      2. 地缘风险加剧

      3. 欧洲主权信用风险爆发 机构: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冬冬/吴步升 日期:2025-10-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