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申购月度观察(2025-10):2025年前三季度 新股IPO融资规模同比翻倍
股票资讯
阅读:48
2025-10-10 20:03:13
评论:0
一、市场回顾:2025 年前三季度,新股IPO融资规模同比翻倍2025 年9 月,沪深交易所10 只新股启动招股,融资规模194 亿元,受上月低基数效应影响,发行节奏环比明显抬升;今年1-9 月,IPO数量62 只(同比+15%),融资规模797 亿元(同比+103%)。报价入围率仍在高位,9 月在96%;9 月创业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账户数量创近两年以来新高,共有8,261 个账户(环比+2.4%),年金、公募、私募账户仍是主要参与者。2025 年9 月,主板、创业板分别有3 只、5 只新股上市,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值分别为143%、264%。中性假设下,以2 亿元A类账户为例,2025 年以来打新收益382 万元,打新收益率1.91%。
1)审核与融资:2025 年1-9 月,沪深交易所IPO募资规模同比翻倍。
发行节奏:总体来看,2025 年9 月,各板块(不含北证,下同)IPO数量10 只(受上月低基数效应影响,+233%),合计融资规模194 亿元(环比+870%)。2025 年以来,IPO数量62 只(同比+15%);IPO融资规模797 亿元(同比+103%)。10 月北证有4 只新股启动招股,合计募资规模12.5 亿元,发行节奏仍维持高位。
项目储备:截至2025 年9 月末,A股各板块审核通过尚未发行项目32 个,拟募资规模合计377亿元,其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新股拟IPO项目规模占比分别为37.3%、10.4%、43.4%、8.9%。
2)询价与配售:9 月创业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热度再创近两年新高。
申购上限:近三月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新股的网下申购上限金额分布整体较为分散,在1-2 亿元区间相对较多。
参与机构:2025 年9 月,创业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账户数量创近两年以来新高,共有8,261 个账户(环比+2.4%);主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热度有所下降,9 月参与账户数量8,728 个(环比-5.8%)。细分账户类型,年金、公募、私募账户的参与数量长期居前。
入围率:新股报价入围率仍在高位,9 月在96%附近。细分账户类型来看,多数A类账户的报价入围率在95%附近或以上,其中,公募、养老金、年金、社保账户的报价入围率稳定靠前。
中签率:2025 年9 月,主板新股A/B类中签率均值分别为0.0127%、0.0121%;创业板新股A/B类中签率均值分别为0.0241%、0.0196%。
3)涨幅与收益:9 月创业板打新收益仍然领先。
首日涨幅:2025 年9 月,主板3 只新股上市,首日均价涨幅中位数为84%、均值为143%;创业板5 只新股上市,首日均价涨幅中位数为201%、均值为264%;本月仍然无科创板新股上市。
破发比例:最近19 个月无新股于上市首日破发。
账户收益:据我们测算,中性假设下(入围率取90%),2 亿元A类账户在2025 年以来的打新收益382 万元,打新收益率1.91%。其中,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的打新收益贡献分别约为23%、54%、23%。
二、涨幅预测: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有效预测指标我们以2024-2025H1 期间上市的新股为样本,观察对于新股上市首日均价涨幅有预测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1)上市前时点:预测效果较好的指标包括“市场涨幅”、“募资规模”和“发行市净率相对行业市净率的倍数”。2)询价前时点:预测效果较好的指标包括“市场涨幅”和“预计募资规模”。
三、风险提示
本文观点及结论均基于公开数据分析所得,对于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测算均基于历史数据及一定的假设条件,可能存在以下风险:1、新股发行制度和规则变化;2、市场参与机构变化;3、模型在样本外效果不及预期等。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钠平/胡骥聪/刘均伟 日期:2025-10-10
1)审核与融资:2025 年1-9 月,沪深交易所IPO募资规模同比翻倍。
发行节奏:总体来看,2025 年9 月,各板块(不含北证,下同)IPO数量10 只(受上月低基数效应影响,+233%),合计融资规模194 亿元(环比+870%)。2025 年以来,IPO数量62 只(同比+15%);IPO融资规模797 亿元(同比+103%)。10 月北证有4 只新股启动招股,合计募资规模12.5 亿元,发行节奏仍维持高位。
项目储备:截至2025 年9 月末,A股各板块审核通过尚未发行项目32 个,拟募资规模合计377亿元,其中,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证新股拟IPO项目规模占比分别为37.3%、10.4%、43.4%、8.9%。
2)询价与配售:9 月创业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热度再创近两年新高。
申购上限:近三月主板和创业板上市新股的网下申购上限金额分布整体较为分散,在1-2 亿元区间相对较多。
参与机构:2025 年9 月,创业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账户数量创近两年以来新高,共有8,261 个账户(环比+2.4%);主板新股网下询价参与热度有所下降,9 月参与账户数量8,728 个(环比-5.8%)。细分账户类型,年金、公募、私募账户的参与数量长期居前。
入围率:新股报价入围率仍在高位,9 月在96%附近。细分账户类型来看,多数A类账户的报价入围率在95%附近或以上,其中,公募、养老金、年金、社保账户的报价入围率稳定靠前。
中签率:2025 年9 月,主板新股A/B类中签率均值分别为0.0127%、0.0121%;创业板新股A/B类中签率均值分别为0.0241%、0.0196%。
3)涨幅与收益:9 月创业板打新收益仍然领先。
首日涨幅:2025 年9 月,主板3 只新股上市,首日均价涨幅中位数为84%、均值为143%;创业板5 只新股上市,首日均价涨幅中位数为201%、均值为264%;本月仍然无科创板新股上市。
破发比例:最近19 个月无新股于上市首日破发。
账户收益:据我们测算,中性假设下(入围率取90%),2 亿元A类账户在2025 年以来的打新收益382 万元,打新收益率1.91%。其中,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的打新收益贡献分别约为23%、54%、23%。
二、涨幅预测: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有效预测指标我们以2024-2025H1 期间上市的新股为样本,观察对于新股上市首日均价涨幅有预测能力的指标,结果表明:1)上市前时点:预测效果较好的指标包括“市场涨幅”、“募资规模”和“发行市净率相对行业市净率的倍数”。2)询价前时点:预测效果较好的指标包括“市场涨幅”和“预计募资规模”。
三、风险提示
本文观点及结论均基于公开数据分析所得,对于新股上市首日涨幅的测算均基于历史数据及一定的假设条件,可能存在以下风险:1、新股发行制度和规则变化;2、市场参与机构变化;3、模型在样本外效果不及预期等。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钠平/胡骥聪/刘均伟 日期:2025-10-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