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有效突破 最终还是要等科技引领

股票资讯 阅读:18 2025-10-11 21:38:48 评论:0
  一、中美贸易摩擦扰动再现,但别低估了市场的适应性,与4 月7 日的调整相比,当前指数中枢更高,但市场学习效应也在累积。股价演绎模式类似4 月,但幅度可能更低。下周脉冲式调整后,不必悲观。

      中美贸易摩擦扰动再现,周五全球风险资产普跌,风险偏好显著回落。与4 月初中美对等关税摩擦的市场影响比较,当前A 股指数中枢更高,但也别低估了市场对中美摩擦的适应性和学习效应。股指期货调整幅度和VIX 指数的上行幅度更低。中美贸易摩擦扰动,时点意料之外,方向情理之中。美国对贸易摩擦负面影响的忍耐力有边界。只要美国无法将贸易壁垒树立在中国与中国贸易伙伴之间,贸易摩擦对A 股的影响就很难超过4 月初的水平。

      同时,需求有提振空间的认知也相对充分。26 年中前后有供需向上拐点的预期并不容易被破坏。我们认为,A 股行情演绎模式类似4 月初,但幅度可能更低。下周脉冲式调整后,不必悲观。

      二、科技龙头调整的原因:短期确实有点状扰动 + 9 月初A 股休整以来,中期上涨空间尚未打开的问题延续。我们认为,科技没有持续调整的基础。总体市场有效突破,还是要等科技引领:1. 海外AI 的beta 依然向上,国内AI 也在不断进步。26 年春季前,科技产业催化多于顺周期的格局不变。2. 科技性价比还不是绝对顶部特征:长期性价确实没有之前高,但短期性价比已改善。3. 市场仍维持基本热度,科技龙头调整,但上涨公司占比并不低。市场突破条件暂时不具备,就耐心等待产业趋势催化累积。

      三、中期市场判断不变:2026 年春季前,科技产业催化显著多于顺周期催化的格局不变,同时,科技成长可能会有中短期性价比问题,但距离长期性价比低位还有差距。科技成长可能延续趋势行情,最终演绎到长期低性价比区域。

      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结构性行情的高点),彼时A 股市场可能面临三个问题的挑战:1. 需求侧关键验证期到来,供给增速回到低位后,供需格局容易改善,但如果需求偏弱还是可能使得供需拐点推迟,使得新阶段行情的出现推迟。我们提示,2026 年供需改善不会“证伪”只能“推迟”,2026 年全球宽松格局进一步强化,A 股“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依次出现框架的有效性回归。2026 年国内加码宽松的时刻,可能就是新一轮行情启动的时刻。2. 届时新增结构亮点可能还需要等待,国内科技产业趋势决定性催化 + 反内卷效果验证期到来都需要时间,26 年春季可能仍是缺乏新主线状态。3. 届时科技产业趋势行情的长期性价比可能来到低位(神似2013 年底的创业板和2019 年底的食品饮料),行情演绎可能因此进入一个中期休整期。

      短期脉冲式调整后,我们对25Q4 依然乐观。2026 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大概率不是2026 年全年高点,更不是本轮全面牛市的高点。牛市还有纵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全面牛市演绎的条件会越来越充分。

      四、短期中美贸易摩擦扰动下,风险偏好驱动资产 + 顺周期资产可能调整。而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是应有之义,对冲类资产可能脉冲式占优,关注银行、稀土、军工、农业。25Q4科技行情还有新高,海外算力、半导体、机器人都还有机会。

      反内卷是结构牛向全面牛转化的关键结构,是重要的中期结构(光伏和化工)。继续中期看好港股,中期港股可能继续受益于全球宽松 + 新经济产业趋势发酵,港股龙头代表性强。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机构: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研究员:傅静涛/王胜/韦春泽 日期:2025-10-1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