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五五”规划前瞻系列报告之一 “十五五”:新阶段、新环境与新使命

股票资讯 阅读:6 2025-10-20 12:21:01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迈向2035 年远景目标的关键攻坚期,必须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同时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统筹改革开放、安全发展与民生福祉。

      投资要点:

      “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五年,肩负着为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决定性基础的历史使命。本报告立足于“十四五”中后期的发展成就与深刻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对“十五五”规划的时代方位、核心主线、战略目标与政策路径进行了系统性的前瞻研究。

      报告指出,“十五五”时期的核心发展主线是以新质生产力驱动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必须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通过“基础技术锻新、传统产业焕新、未来产业育新”,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低空经济、下一代通信等前沿领域将成为国际竞争与产业布局的战略焦点。

      国际环境层面,“十五五”时期将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

      全球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态势加速,大国博弈更趋复杂,科技产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呈现“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重构特征。同时,WTO 等多边机制功能弱化,数字经济、气候变化、太空极地等新兴领域的规则博弈日趋激烈。这要求我国必须在动荡变革期中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谋变,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制度型开放拓展发展空间。

      国内发展条件则呈现优势与约束并存的新常态。一方面,人口总量拐点与老龄化深化带来长期挑战,传统要素成本优势减弱;另一方面,人力资本“工程师红利”加速释放,超大规模市场正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升级”,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数字经济占GDP 比重已超过40%,新旧动能转换态势明显。我国在研发投入、专利产出和高技术产业竞争力上已初步具备“并跑领跑”的能力,但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仍面临“卡脖子”风险。

      基于以上研判,报告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的核心战略目标体系。

      经济增长需保持在合理区间(年均约4.73%以上),以实现2035 年经济总量或人均收入翻番的远景目标。更关键的是质量效益指标:

      全员劳动生产率需持续快速提升,研发投入强度将向3%迈进,数字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绿色转型方面,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需提升至25%左右,单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民生福祉上,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人均预期寿命向80 岁迈进;安全保障层面,必须牢牢守住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底线。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报告构建了系统性的政策框架,提出六大政策建议:一是坚持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构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深化改革开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三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完善碳定价与绿色金融体系;四是促进共同富裕,优化收入分配,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增强粮食、能源资源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水平;六是提升治理效能,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强化数字治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风险提示:政策和资本市场存 不确定性。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明亮/纪尧/孙欣欣/何韫露 日期:2025-10-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