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通胀数据点评:物价“超预期”的原因和启示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10 18:14:53 评论:0
  主要观点

      10 月物价数据继续改善,且超预期

      1、物价继续改善,并且读数明显好于预期。CPI 同比从-0.3%转正至0.2%,预期-0.1%;核心CPI 同比回升至1.2%,剔除春节错位影响,是2022 年以来高点;PPI 同比从-2.3%收窄至-2.1%,预期-2.3%。假设地产业平减指数持平于三季度,则10 月份的GDP 平减指数大约是-0.5%,三季度是-1%。

      2、CPI 环比上涨0.2%,从大类来看,食品价格上涨,好于季节性;受油价影响,能源价格下跌;受金价上涨和节假日较往年错月影响,核心CPI 上涨,好于季节性。核心CPI 中:1)核心商品价格环比从0.5%收窄至0.3%,耐用品中,汽车、家电和手机等价格延续走弱,但金价带动金饰品价格大涨10.2%;酒、衣着、药品等非耐用品价格表现偏弱。2)双节叠加,宾馆住宿、飞机票和旅游等出行相关价格上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影响持续体现,医疗服务价格上涨0.5%,最近7 个月,月均上涨0.36%。

      3、PPI 环比上涨0.1%,是今年以来首次上涨。从行业来看:1)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带动价格上涨,主要是煤炭、水泥等上游以及光伏、计算机、锂电池和集成电路等中游。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6%,连续2 个月上涨。计算机整机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集成电路制造价格由降转涨。2)输入性因素影响较大。油价带动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降,拖累PPI 环比约0.07 个百分点;铜、金带动有色相关行业价格上涨,拉动PPI 环比约0.19 个百分点。

      物价超预期的原因和启示

      CPI 超预期的因素可能在于食品和金价。第一,食品价格明显好于高频价的拟合。从高频批发价推算,10 月食品价格应下跌0.4%,但实际上涨0.3%,对CPI的拉动,里外相差了约0.13 个百分点。差异较大的是猪肉和鸡蛋,可能是受节假日消费需求增长、价格传导滞后的影响,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这种分化较难持续。第二,金饰品价格大涨,对CPI 环比的拉动约0.06 个百分点。若扣除金饰品的影响,其余的核心商品环比不到0.1%,核心CPI 环比也只有0.1%。

      PPI 的超预期或来自PMI 价格与PPI 环比的背离。PMI 价格是近月预测PPI最好的指标,PMI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行,与PPI 环比走势分化。这种背离体现的可能是,不同经济环境下,PPI 价格变动“广度”与“高度”的差异。调查行业中价格上涨的行业越多,PMI 价格越高,更多体现的是“广度”;而PPI 环比则体现的是“高度”。2016 年以来,在经济向好时期,涨价扩散,行业价格普遍上涨,以PMI 价格推测的PPI 环比基本上都高于实际值,比如2017-2018 年、2020 下半年至2021 年。在经济筑底回升初期和增长压力相对较大的时期,行业价格普遍偏弱,涨价集中在少数行业,以PMI 价格推测的PPI 环比基本上都弱于实际值,比如2016 年上半年、2024年下半年至今。更直观的数据是,最近三个月PPI 环比改善,但涨价的行业数量相比今年前7 个月基本上并未增多。

      上述分析的启示是:第一,技术上来讲,CPI 和PPI 环比超预期改善,将系统性地抬升明年的翘尾因素,客观上有利于同比读数的进一步回升。第二,本月CPI 超预期的因素更多是非持续性的,CPI 要持续改善,后续仍然需要政策的支持,比如商品端的以旧换新政策、服务消费的促进与释放、继续降低房贷利率稳房价(从成本端改善房租,进而影响中期维度的核心通胀中枢)等。第三,PPI 价格的好转势头仍需进一步巩固,促进涨价扩散。产能治理效果已在煤炭和部分中游行业有所体现,后续仍将继续推进,叠加生产性投资增速回落,供给端已有期待。针对需求端,短期已有两个“5000 亿”财政增量落地,有利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企稳,后续重点关注年底中央对明年财政政策的表态。

      风险提示:供需关系改善进度的不确定性。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瑜/付春生 日期:2025-11-1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