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投资策略报告:消费领域再迎政策部署 关注增量政策及主题催化
投资要点
市场回顾,近5 个交易日(2 月7 日-2 月13 日),重要指数纷纷收涨;其中,上证综指收涨1.89%,创业板指收涨2.61%;风格层面,沪深300收涨1.62%,中证500 收涨2.62%。成交量方面显著放量,两市统计区间内成交8.82 万亿元,日均成交1.76 万亿元,较春节后两个交易日增加3523.49 亿元。行业方面,申万一级行业仅煤炭行业收跌,同时,公用事业、国防军工、有色金属行业涨幅相对较小;而传媒、计算机、房地产行业涨幅居前。
数据方面,1 月CPI 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春节因素提振。此外,国际油价上行也带动国内能源相关通胀升温。展望而言,猪价波动中枢或继续下行;同时考虑到春节效应的消退及国际油价的回落,2 月CPI 同、环比增速或有下行压力。PPI 方面,1 月PPI 同比降幅持平上月,主要受部分行业处于生产淡季以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展望来看,2 月上旬国际定价商品涨跌不一,国内定价商品有望伴随节后复工复产而回稳,预计2 月PPI 环比维持在0 线附近,同比降幅有小幅收窄。
政策方面,10 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常会,研究提振消费有关工作。
会议首先明确要“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从具体支持举措来看,一是将通过增收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二是对促消费的重要抓手进行了部署,主要涉及服务消费、大宗消费、新型消费等方面。整体而言,本次国常会对提振消费的相关部署,与去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保持一致,在当前做强国内大循环的要求下,提振消费将是重要任务,后续可关注相关举措的落地力度及细节。
策略方面,近期市场在节后流动性的恢复与主题的活跃的双重推动下,呈现震荡走高,春季躁动的行情特征较为明显。就短期而言,情绪仍在好转过程中,不过也应看到估值再次脱离底部区间且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依然较高,部分热点板块在市场快速定价后,也面临着分歧过程。总的来看,市场的回升步伐或将放缓,后续能否进一步上涨,将由两会前政策的驱动情况,以及相关主题的进一步催化情况所决定。行业配置方面,可关注:(1)国内AI 大模型实现低成本高性能有望推动AI 应用进一步发展以及机器人领域有望迎来催化下的TMT 板块和机械设备行业;(2)两会将确认促消费政策力度下,消费板块的政策博弈性机会;(3)具备防御属性叠加有望迎来险资增配过程的红利板块。
风险提示:增量政策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