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系列政策报告六:航空减碳号角吹响 SAF产业前景广阔
投资分析意见
SAF是核心航空减碳路径,刚需属性明显。SAF是符合可持续性标准的即插即用型航空燃料,欧盟要求SAF减碳50%以上,且禁止使用粮食基原料,根据IEA数据,2023全球航煤消费量3.06亿吨,碳排放达9.62亿吨,占全球碳排放2.6%,SAF是核心减排方式,刚需属性明显。
需求:政策元年开启,万亿市场有望加速发展。1)ICAO提出CORSIA计划,航司需购买碳信用额度或使用SAF以抵消碳排放的增长,2027年进入强制阶段。
IATA则提出2030年SAF产量达0.18亿吨,2023-2030年CAGR达68%,2035年达0.73亿吨,对应万亿级市场空间。2)欧盟:明确从2025年添加2%SAF,2030年达6%,2050年达到70%。英国:要求SAF2025年2%,2030年达11%。按照2%添加比例,欧盟及英国2025年SAF需求量有望达120万吨。同时,欧盟明确没完成掺混义务的航司或航煤供应商罚款金额为SAF及传统航煤价差的2倍,同时使用SAF的航司无需购买碳配额(可节省约252欧元/吨)。3)美国虽未明确强制添加比例,但制定了RFS、IRA及LCFS等多项补贴政策,例如IRA的45Z政策明确从2025年到2027年,为SAF提供了每加仑0.35至1.75美元的生产抵免。上述政策可有效弥补SAF与传统航煤价差。同时美国能源部提出到2030年实现美国SAF产量达到900万吨,到2050年实现SAF产量超1亿吨。4)中国内地:提出十四五期间SAF消费量达到5万吨,2025年SAF试点逐步增加。中国香港:2025年底前设立SAF用量目标。
供给:短期产能快速扩张,但多重壁垒导致真正量产有限。当前国内外企业产能快速扩张,预计2025年SAF供给达950万吨,预计2025年SAF供给达950万吨,2030年达1720万吨,目前我国运营122万吨,规划495万吨(原料口径),但我们认为受制于原料、生产及销售等多重壁垒,真正量产有限。1)原料壁垒:欧盟及英国等明确禁止粮食基原料,废物基原料则为稀缺战略资源,以主要品种UCO为例,中国潜在UCO约650万吨/年,对应SAF产能仅约390万吨。我国历史UCO大量出口至欧美做生物柴油,目前UCO已取消出口退税,印尼更是禁止出口UCO。鉴于UCO上游分散,建立完善的UCO采购网络及管理体系,是企业生产的保障。2)技术壁垒:目前仅HEFA相对成熟,且存在原料预处理、稳定生产、SAF高得率、副产品(生物石脑油及HVO等)控制等多方面壁垒;3)销售认证壁垒:SAF需满足航煤性能(美国ASTM D7566标准或国内GB6357等)和可持续性标准认证(ISCC、RSB、RFS等)。
盈利分析:我们构建100万吨/年UCO制SAF的盈利模型,单吨SAF利润有望实现1921元。核心假设包括:满产状态、SAF得率60%、石脑油得率6%、SAF15530元/吨、UCO6000元/吨(SAFU-UCO价差9530元)、SAF税收优惠政策延续生物柴油政策。经测算,SAF得率、SAF-UCO价差等为项目盈利能力主要敏感因子,假设SAF得率提升至70%,单吨利润有望从1921元/吨可大幅提升至2960元/吨。
投资分析意见:1)SAF生产端:建议关注在原料保障、稳定高效生产及全流程低碳合规认证等领域具备优势的企业,包括嘉澳环保、海新能科、香港中华煤气、鹏鹞环保、卓越新能;2)原料端UCO供应企业:山高环能、朗坤环境、维尔利。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风险;原料供应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