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迎风稳进 强信心重实效

股票资讯 阅读:24 2025-03-05 21:15:34 评论:0

  事件概述

      2025 年3 月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相关点评如下:

      投资观点

      肯定过往成绩,正视困难问题,坚定发展信心《报告》对2024年全年的成绩进行了总结,总体来看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报告》分别从“稳”和“进”两个方面对2024年经济工作进行了肯定。“稳”的态势巩固延续。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稳步扩大, 就业、物价总体平稳,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民生保障扎实稳固, 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进”的步伐坚实有力。主要表现在,产业升级有新进展,创新能力有新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有新改善,改革开放有新突破。

      《报告》同时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从国内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但也强调“既要正视困难问题,更要坚定发展信心...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传递出政策定力与信心。

      增长与就业目标:GDP 增速目标5%左右,新增城镇就业1200 万人以上在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GDP 增长5%左右,与2024 年目标持平。《报告》对确定今年经济增速目标考虑的因素进行了阐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鲜明导向。”在内外部存在面临一定挑战的情况下,今年5%左右的目标已然不低。

      就业目标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 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 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左右,与去年目标持平。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25 年高校毕业生超过 1222 万人,较去年增加近43 万人。报告也指出“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稳就业仍面临一定压力。

      通胀目标:CPI 目标为2%左右,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 年通胀目标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较去年目标下调1 个百分点,体现出政府对物价调控问题的清醒认识和务实态度。《报告》中提到“通过各项政策和改革共同作用,改善供求关系,使价格总水平处在合理区间”。我们判断,2025 年随着促消费政策显效及房地产链修复,CPI 将呈现温和修复态势,PPI 降幅有望逐步收窄。

      财政政策:赤字率目标4%左右,新增1.3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收入、债券等各类财政资金,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今年赤字率4%左右(较上年提高1 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 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 万亿元拟发行特别国债5000 亿元,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 亿元,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 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9.7 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2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并且《报告》指出在支持结构上“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同时,《报告》还提出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具体包括,开展中央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促进地方在高质量发展中培育财源;严控财政供养人员规模。

      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发挥好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优化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

      对于信贷、社融,我们预计全年信贷规模或将在18.5 万亿左右,社融增速约8.7%左右,从与GDP 的匹配关系看,仍较为充裕。

      消费相关:大力提振消费,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一是,制定专项措施,释放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提质升级;二是,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三是,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 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扩大服务消费供给,加快新型消费发展,完善免税店政策,并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我们预计促消费政策组合拳下,消费市场有望延续增长态势。

      投资相关: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报告》提到“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民生需求,发挥好各类政府投资工具作用,加强财政与金融配合, 强化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在资金方面,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安排7350 亿元,并拟发行1.3 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新增3.6 万亿元地方专项债(剔除8000 亿元用于化债)用于项目建设。同时《报告》还指出要提高投资效益,防止低效无效投资,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综合考虑项目及资金安排,预计今年投资增速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产业相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报告》提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具体而言,一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未来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是,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扩大5G 规模化应用,加快完善数据基础制度,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

      房地产相关: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房地产相关表述延续了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提法,强调“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因城施策调减限制性措施,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在供给侧,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发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继续做好保交房工作。在需求侧,盘活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拓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使用范围。1-2 月,30 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较去年同期增长约0.56%,已现企稳迹象,政策支持与居民就业收入改善下,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收敛回稳。

      资产展望:

      债券:资金面有望改善,短端利率有所回落,长端利率在抬升后的新平台保持稳定。

      股票:风险偏好提升下,科技股引领的行情将向其他板块扩散,整体估值提升;关注房地产产业链。

      人民币汇率:外汇掉期重新回归利率平价定价值附近,没有较显著升、贬值压力;汇率灵活性提高。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出现超预期变化。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付 日期:2025-03-0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