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通胀数据点评:外部环境与内部政策共同影响通胀
研究结论
事件:2025 年4 月10 日统计局公布最新通胀数据,2025 年3 月CPI 同比-0.1%,前值-0.7%,环比-0.4%,前值-0.2%;PPI 同比-2.5%,前值-2.2%,环比-0.4%,前值-0.1%。
食品项同比降幅收窄,同时核心CPI 有所回暖:
气候以及季节性影响减轻,食品项CPI 降幅收窄。3 月食品项CPI 同、环比分别为-1.4%、-1.4%(前值为-3.3%、-0.5%,后同),同比降幅收窄,且据统计局,对CPI 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5 个百分点。分项来看,猪肉、蛋、鲜菜、鲜果的CPI 同比增速分别上升2.6、1.1、5.8、2.7 个百分点。
核心CPI 同比增速回升,且高于去年12 月。3 月非食品项和核心CPI 同比增速分别为0.2%、0.5%(-0.1%、-0.1%),均有所好转,但更加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3月核心CPI 同时高于同年2 月累计同比(0.3%)和去年12 月当月同比(0.4%):
(1)服务项同比增速上升。3 月服务CPI 同比为0.3%(-0.4%),回升幅度较大主要是因为旅游分项降幅收窄,3 月旅游CPI 同比-0.9%(-9.6%),与春节错位效应减轻有关。(2)以家用器具为首的工业消费品CPI 显著上升。3 月消费品CPI 同比为-0.4%(-0.9%),收窄一方面和前文提到的食品项有关,但更重要的因素可能来自部分耐用消费品,如3 月家用器具CPI 同比为-0.3%(-3.3%),较去年12 月当月同比-3.3%明显上升;据统计局,文娱耐用消费品和服装价格分别上涨2.0%和1.5%(1.4%)。综合来看,统计局数据显示,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扩大0.3 个百分点。
PPI 同比增速下滑。(1)能源行业拖累上游PPI。3 月采掘业和原材料行业PPI 同比分别为-8.3%、-2.4%(-6.3%、-1.5%)。其中,能源行业PPI 同比增速延续前期下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PPI 同比为-14.9%(-12.5%),据统计局,可能是因为电煤库存处于高位,加之新能源发电具有一定替代作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同比增速为-8.5%(-3.3%),考虑到新的国际贸易摩擦以及欧佩克+增产计划,后续降幅仍有扩大可能。与此同时,部分上游原材料行业通胀延续前期企稳。黑色金属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PPI 同比增速均小幅上升。
(2)中游装备制造业PPI 同比增速分化。分项来看,3 月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PPI同比增速分别为0%、-2.4%、-1.4%(0.4%、-1.8%、-1.3%)。中游装备制造业PPI 下行可能与贸易摩擦有关,举例来说,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下行幅度较大,从已经公布的1-2 月手机和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平板、笔记本等)出口数据来看,2024 年12 月-2025 年2 月对美和非美出口增速出现了明显的“剪刀差”, 2 月首轮美国关税落地后可能已经对这些行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不过受益于设备更新政策,仍有部分行业PPI 回升,据统计局,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6.1%,包装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1.9%,纺织专用设备制造价格同比上涨0.2%。
(3)消费品行业PPI 走势也有分化。3 月生活资料PPI 当月同比为-1.5%(-1.2%),食品、一般消费品、耐用消费品PPI 同比分别为-1.4%、0.7%、-3.4%(-1.6%、0.9%、-2.5%)。分项来看,必选消费增速普遍上升,如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PPI 同比分别为-3.2%、-1.1%、-0.9%(-4.2%、-1.7%、-1%)。可选消费行业有所分化,如纺织业、纺织服装PPI 同比分别为-2.3%、-0.5%(-2.1%、-0.2%);而部分行业受益于促消费政策,PPI 增速上行,新能源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上月收窄1.6 个百分点。
3 月的通胀数据特征明显,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行业通胀数据有所下滑,而具有内需政策支撑的行业则有所好转,例如部分耐用消费品、高技术行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展望后续,内外部环境变化及相应对冲将是影响通胀数据走势的主要线索。
风险提示
政策效果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冲突演绎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超预期的风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