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点评:3月出口大超预期的背后
事件:按美元计,3 月中国出口同比12.4%,预期3.5%,1-2 月出口累计同比2.3%;3 月中国进口同比-4.3%,预期-4.3%,1-2 月进口累计同比-8.4%;3 月贸易顺差1026.4 亿美元,同比75.2%。
核心结论:一季度出口同比增5.8%、3 月同比增12.4%,显著强于预期和前值,主因低基数和春节错位,也和外需韧性、“转出口”有关,关税冲击则尚未体现;一季度进口同比-7%、延续为负,大宗降价、关税反制、内需偏弱是主要拖累。测算发现:基于最新关税情况,美国对我国整体关税税率约为105.6%(145%最高,有部分豁免),预计拖累我国出口8.5-10.7 个百分点、拖累我国GDP 1.2-1.5 个百分点。往后看,4 月开始关税的影响将逐步显现,二季度出口压力将明显加大,不过考虑到我国可能的对冲政策以及特朗普的不确定性,本轮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实际拖累幅度尚需观察,可紧盯4 点:中美谈判进展;美国和其他经济体的谈判进展;豁免对等关税的商品可通过232 条款加征关税(半导体、医药等);加征关税对国内经济的实际影响,关注出口高频、工业开工、产品价格三类数据。
1、整体看,3 月出口同比增12.4%,显著强于预期和前值,主因低基数和春节错位,也应和外需韧性、“转出口”有关,再结合一季度出口同比5.8%、属于偏强水平,指向开年以来我国出口韧性仍然较强,加征关税的冲击也尚未体现。一季度进口同比-7%、延续为负,大宗降价、关税反制、内需偏弱是主要拖累。具体看:
出口方面:Q1 出口同比增5.8%,基本持平2024 全年出口增速5.9%、但低于2024Q4 的9.9%;其中:3 月出口同比增12.4%,显著高于Wind一致预期3.5%和1-2 月累计同比2.3%,创2022 年8 月以来次高。核心支撑有三:1)春节错位和低基数,今年春节偏早,3 月已完全复工,出口活动恢复正常,而去年春节偏晚,延迟复工影响3 月出口,带来低基数,2024 年3 月出口同比-7.6%,为全年最低点;2)外需韧性,2025Q1 全球制造业PMI 平均值为50.3%,仍在荣枯线上、且高于2024 下半年的49.5%;3)我国对东盟、欧盟、印度、中东等的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转出口”可能也有增加(详见下文分析)。
一季度出口偏强,“转出口”效应可能大于“抢出口”。从时间上看,特朗普于2 月4 日、3 月4 日分别对我国加征两批、各10%关税,随后于4月2 日宣布再加34%对等关税。对此,市场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先加征的20%关税使得我国Q1“抢出口”退坡;另一种认为在4 月更高的对等关税预期下,Q1 仍存在“抢出口”。我们认为,Q1“抢出口”可能影响有限。核心逻辑在于:1)Q1 我国对美出口同比增4.5%,低于整体出口增速5.8%;并且,2024 年我国对美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比例为14.7%,2025Q1 则降至13.5%,而上一轮贸易摩擦期间,典型的“抢出口”时段(18Q2、18Q3、19Q2、19Q3),我国对美出口占比均有所抬升或基本持平。2)结构上看,Q1 我国对欧盟、印度出口占比提升最多,可能与其经济景气度提升有关,海关总署也提到我国一季度对德国、西班牙等进出口都实现较快增长;其次对拉美、东盟出口占比也有提升,可能与美国加征关税后的“转出口”增加有关。
进口方面:一季度进口整体偏弱,3 月降幅有所收窄。Q1 我国进口同比-7.0%,创2023Q4 以来新低,其中:3 月进口同比-4.3%,持平Wind 一致预期,高于1-2 月累计同比-8.4%。归因看,除国内需求仍然偏弱外,Q1 我国进口拖累有二:一是全球定价的大宗价格下跌;二是我国对美关税反制,影响农产品、煤炭、天然气等进口,如2025 年3 月我国大豆进口累计同比较2 月下降12.3 个百分点至-7.9%。
2、考虑最新豁免情况,美国对我国整体关税税率约为105.6%(含特朗普上台前的10.9%,2-3 月加征的20%,以及最新的对等关税),预计拖累我国出口8.5-10.7 个百分点,拖累我国GDP 1.2-1.5 个百分点。4月2 日至今,对等关税的实施细节相比初始公布情况有三点调整:1)针对中国的对等关税由34%上调至125%,已于4 月10 日生效;2)针对欧盟、越南等部分国家(除中国外)的更高对等关税暂缓90 天,期间暂时加征10%的基准关税;3)4 月12 日扩大了商品豁免范围,主要涉及手机、半导体设备等电子产品。结合之前的豁免清单,目前能源、钢铁、部分有色金属(如铝、铜、锌、锡、镍等)、药品、汽车及零部件、飞机、有机/无机化学品、印刷品、矿物原料及建材、电子、黄金、木材等均有部分商品享受对等关税豁免,美国对中国豁免总金额约1815 亿美元,约占美国自中国进口的42.2%。综合最新豁免及关税加征情况,当前美国对我国的整体关税税率为105.6%,按照1.4 的关税弹性,我国对美出口预计下降72.5%,预计拖累我国总出口8.5-10.7 个百分点,拖累我国GDP 1.2-1.5 个百分点。
3、往后看,预计二季度加征关税的冲击将逐步显现,出口下行压力将明显加大。短期看,重点关注4 点:1)中美谈判进展,双方能否就关税问题达成共识并降低关税税率;2)美国与欧盟、越南、印度等的谈判进展,是否会以关税为筹码,逼迫其他国家对中国加征关税或限制转口贸易;3)已豁免对等关税的商品大概率会通过232 条款加征特殊商品关税(类似此前的钢铁、铝和汽车),关注此类关税的落地节奏;4)高频跟踪关税对出口的影响,可重点关注三大类:出口高频,比如集装箱吞吐量、20 大枢纽港口离港船舶数量等;工业开工,比如涤纶长丝等纺织相关开工率等;产品价格,比如电子、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轻工、纺织服装等相关品类的产成品价格等。
4、分结构看,3 月我国出口国别、商品结构主要有以下特征:
分国别看,3 月我国对各国出口增速普遍回升,仍呈现“新兴市场国家偏强、发达国家偏弱”的格局。具体看:由于基数回落,3 月我国对美国、欧盟出口分别增9.1%、10.3%,分别较前值回升6.8、9.7 个百分点,但均弱于整体增速;对东盟、非洲、印度、拉美和其他新兴市场(包括中东、中亚、东欧等)出口分别增11.6%、37.0%、27.3%、23.5%、17.0%,较前值回升5.9、37.2、19.4、20.3、15.3 个百分点。
分商品看,3 月机电产品出口仍强于整体,其中:电子、交运设备出口走弱,通用机械、灯具和其他机电产品出口回升;轻工出口偏弱。具体看:
1)通用机械、灯具,出口分别回升26.9、44.4 个百分点至24.9%、22.7%,与低基数有关;2)其他机电产品,出口回升14.0 个百分点至18.6%,拉动出口5.6 个百分点;3)电子:集成电路、电脑、手机出口同比分别为7.9%、0.8%、7.7%,均弱于整体增速;4)交运设备,汽车、船舶出口同比分别回落0.9、0.3 个百分点至1.7%、1.9%,弱于整体增速;5)劳动密集型产品,箱包、鞋靴、家具、玩具出口分别同比-2.7%、9.5%、7.2%、5.1%,均弱于整体;此类商品的需求对价格变化比较敏感,新增关税影响下,出口可能继续承压。
风险提示:地缘博弈超预期;特朗普政策超预期;测算方法存在偏差。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