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宏观*宏观经济:中国经济的逻辑与出路
本文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是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出发,梳理中国经济的逻辑,揭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障碍所在,指出我国经济的出路。
在以提升居民福利为经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经济发展的源泉有三:(1)居民对更好生活之欲望的扩张;(2)生产能力的扩张;(3)“有效需求”的扩张。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在有效需求不足,而非生产能力不足。
对经济有影响的需求,是购买力与支出欲望相结合所形成的“有效需求”。
我国的需求不足,其实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即内需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归根结底是个收入分配问题,产生于收入分配结构所导致的购买力和支出欲望的错配——有购买力的经济主体缺乏支出欲望,有支出欲望的经济主体缺乏购买力。我国企业部门向居民部门的分红偏少,企业收入向居民的转移不足,从而导致居民收入占经济总收入比重偏低,因而产生了消费不足的问题。而在投资回报率下降到低位,明显抑制企业投资意愿后,企业收入难以向居民转移的情况就会催生内需不足的问题。
我国完全有办法解决当前因需求不足而产生的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化解需求不足的“上策”是优化国内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占经济的比重。在长期,这可以通过“全民国企持股计划”来实现。在短期,可以通过加大国有资本向社保基金的划转来提振居民收入和消费。在“上策”还未走通的时候,靠投资创造需求的“中策”是我国经济的一条不坏的,并且可以持续出路。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走势具有不确定性,宏观政策可能超预期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