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动态跟踪系列13:充足的政策工具箱呵护“中国资产”
事件描述
2025 年5 月7 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会上央行推出三大类共十项措施,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八项增量政策。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事件评论
1、央行政策内容上,总量+结构,数量+价格,推出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
(1)总量工具-价格型政策:7D-OMO、LPR 下调10BP;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BP,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利率同步调整。
(2)总量工具-数量型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阶段性将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调降为0%。
(3)结构工具-价格型政策:下调结构性货币工具利率25BP,包括各类专项结构性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1.75%降至1.5%),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2.25%降至2%)。
(4)结构工具-数量型政策:增加3000 亿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设立5000亿“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3000 亿;优化两项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将5000 亿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 亿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 亿;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可购买科技创新债券,并与地方政府、市场化增信机构等合作,分担部分违约损失风险,为科技创新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融资提供支持。
2、哪里超预期?降息“以我为主”,国内首现0%的阶段性存款准备金率,结构性工具量级不低。
(1)“以我为主”,降息及时到来。在美联储降息时点尚不明确背景下,央行“以我为主”、及时降息,当然也与近期汇率走势息息相关,关税落地后人民币先贬后升,近期非美货币明显升值,央行此时降息有利于保持人民币稳定、克制升值压力、缓解进一步的出口压力。
降息幅度上,虽然政策利率下调幅度再次从20BP 回归10BP,但结构性工具、公积金贷款利率、五年期以上首套房利率均下调25BP,体现央行顾全总局、精准支持的用意。
(2)“总量降准”幅度符合市场预期,“定向降准”幅度超常规。降准方面,最大的超预期是阶段性将汽车金融、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准备金率从5%一次性调降为0%,国内历史上从来没有过0%的存款准备金率,5%被市场认为是央行的合意底线,本次“定向降准”虽然是阶段性、局部的,但这或指向央行在逐步探索超常规调控工具,未来降准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打开。
(3)结构工具落实政治局会议安排,配合结构性降息,新增至少1.1 万亿低成本结构性工具。针对“两新”、服务消费与养老、支农支小,央行新增1.1 万亿再贷款,利率1.5%-2%;两项资本市场工具合并优化、不再分别设限,参与机构扩容,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为支持科技企业长期限债券融资,央行推出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在谨慎控风险的前提下,丰富融资渠道,实现资本市场+债券等直接融资,信贷、再贷款等间接融资的全覆盖。
3、市场影响上,做好“斗争”、积极应对“黑天鹅”,充足的政策工具箱呵护“中国资产”。
(1)4 月政治局会议将当下关税战定调为“国际经贸斗争”,而“斗争”讲究策略、时机和排兵布阵,应对“黑天鹅”和短期“稳增长”也不可同日而语,政策宜早不宜迟。
首先,从策略、时机来看,不同于去年924,先“一行一局一会”、后政治局会议,本次先政治局会议、后“一行一局一会”,体现监管有统一部署和考量。从两国经济成色来看,美国3 月通胀就业数据稳健,国内一季度宏观数据也较为强劲,而未来两国经济成色或将制约后续政策发力节奏,率先稳住经济、稳住预期,是做好“斗争”的关键一环。
其次,从排兵布阵来看,货币先行,有“定向降准”超预期、也有降息幅度回落,体现央行有开有合、张弛有度的布局;低利率的呵护环境已营造,未来期待大财政的发力,或延续加速存量、调整存量、储备增量的思路,根据中美谈判节奏、中美经济成色而徐徐展开。
(2)对于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我们均不悲观。无论是长牛多年的美股,还是2013 年之后一路反转的日股,背后均一定程度的体现出各国监管呵护资产价格、稳定市场预期、创造财富效应的用意,央行、证监会均强调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体现监管“稳住股市”的决心。对于债券市场,降息预计将带动利率进一步震荡下行,未来财政发力、央行配合度或将提升,缓解债券供给压力。
风险提示
1、关税政策最终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2、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3、政策力度及效果不及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